碧桃花長句

上林珍篽競芳菲,姑射幽悰本自持。 蘢蔥掩月瑤臺扇,皎潔臨風玉樹枝。 露井寒輕鶯尚澀,虹樑日暖燕初窺。 施玄似污連城色,結綠偏宜照夜姿。 不同隴首飄風早,願言度索結芳遲。 美人詒贈方璚玖,素影盈盈照窗牖。 摶成香霧睍難消,點綴雲英瑩逾久。 宛轉冰紈半入懷,的皪霓衣小垂手。 繁豔朝窺北里牆,輕霏夕灑臨邛酒。 輕霏繁豔正堪憐,青萼芳蕤簇絳煙。 都荔胡繩慚酷烈,蘭苕翡翠避相鮮。 秦人雞犬曾迷姓,方朔詼諧遂得仙。 別有深宮愁日暮,二八年時坐虛度。 纖腰束素楚王憐,廣額塗黃漢宮妒。 蜂須蝶翅芳緒闌,蕙樓菌閣羅衣單。 階前玉露生愁色,鏡裏鉛華失舊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珍篽(yù):帝王的苑囿。
  • 姑射(yè):傳說中的山名,仙人居住的地方。
  • 幽悰(cóng):隱藏在內心的感情。
  • 蘢蔥: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 掩月:形容枝葉繁茂,遮住月光。
  • 瑤臺扇:用瑤臺的扇子來比喻碧桃花的枝葉像扇子一樣。
  • 皎潔:形容明亮而潔白。
  • 臨風:迎風。
  • 露井:沒有覆蓋的井。
  • 寒輕:寒意輕微。
  • 澀(sè):不流利,此處指鶯啼聲尚不順暢。
  • 虹梁:高架而彎曲的屋樑。
  • 窺(kuī):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 施玄:施加黑色,這裏指碧桃花的顏色深沉。
  • 連城色:價值連城的美玉的顏色,形容碧桃花顏色珍貴。
  • 結綠:美玉名。
  • 照夜姿:在夜晚依然光彩照人的姿態。
  • 隴首:山頭。
  • 飄風:旋風,暴風。
  • 度索:傳說中的山名,山高與天接。
  • 詒(yí)贈:贈送。
  • 璚(qióng)玖:美玉。
  • 素影:白色的影子,這裏指碧桃花的影子。
  • 盈盈:形容清澈,這裏指影子清晰。
  • 牖(yǒu):窗戶。
  • 摶(tuán):把東西揉弄成球形。
  • 香霧:一種香氣濃郁的霧氣。
  • 睍(xiàn):形容眼睛明亮。
  • 的皪(lì):光亮、鮮明的樣子。
  • 霓衣:以雲霞爲衣,這裏形容衣服的華美。
  • 垂手:表示恭敬的姿勢。
  • 北里:唐代長安的平康里,是妓院所在地,後泛指妓院。
  • 輕霏(fēi):輕飄飄的細雨。
  • 夕灑:傍晚灑落。
  • 臨邛(qióng)酒:漢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在臨邛賣酒,此處泛指美酒。
  • 絳煙:紅色的煙霧。
  • 都荔:植物名。
  • 胡繩:一種草。
  • 酷烈:強烈,猛烈。
  • 蘭苕(tiáo):蘭花的一種。
  • 翡翠:鳥名,羽毛有藍、綠、赤、棕等色,可做裝飾品。
  • 秦人雞犬:據《神仙傳》記載,漢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他家的雞犬吃了剩下的藥也都昇天成了仙。此處用這個典故來表達對成仙的嚮往。
  • 方朔:東方朔,西漢文學家,以詼諧滑稽著稱。
  • 二八:十六歲,指年輕女子。
  • 束素:一束絹帛,形容女子腰肢細柔。
  • 廣額塗黃:古代婦女的一種妝飾,在額頭上塗黃。

翻譯

上林苑裏的珍貴草木競相綻放着芳菲,姑射山上的仙人幽情本就自然保持着。 碧桃花繁茂青翠遮掩住了月光,如瑤臺的扇子一般,又潔白明亮如同迎風吹拂的玉樹枝條。 露天的井邊寒意輕微,黃鶯的啼聲還略顯生澀,彩虹般的屋樑在陽光溫暖時,燕子剛剛開始窺探。 碧桃花施加黑色似乎玷污了連城美玉的顏色,它像結綠美玉一樣特別適宜展現照夜的風姿。 不像山頭的旋風早早吹起,希望像登上度索山一樣遲些結出芳花。 美人贈送的美玉,那白色的影子清晰地映照在窗戶上。 揉成的香霧眼睛明亮難以消散,點綴的雲朵晶瑩且持久。 婉轉的白色絲絹半抱入懷中,鮮明的霓裳小垂雙手。 繁多豔麗的花朵早晨被北里妓院的牆所窺探,輕飄飄的細雨傍晚如臨邛的美酒般灑落。 輕飄飄的細雨和繁多豔麗的花朵實在讓人憐愛,青色的花萼和芳香的花朵簇擁着紅色的煙霧。 都荔和胡繩慚愧自己的酷烈,蘭苕和翡翠避開與之爭豔。 秦人的雞犬曾經迷失了姓氏(成仙而去),東方朔詼諧幽默於是得以成仙。 另有深宮中的女子憂愁日暮,十六歲時就這樣白白地虛度時光。 纖細的腰肢如一束絹帛被楚王憐愛,寬闊的額頭塗着黃色讓漢宮的人嫉妒。 蜜蜂的須和蝴蝶的翅膀讓美好的情緒消散,蕙草的高樓和菌芝的樓閣中羅衣單薄。 臺階前的玉露生出憂愁的顏色,鏡子裏的鉛粉華飾失去了舊時的歡樂。

賞析

這首詩以碧桃花爲主題,描繪了其繁茂美麗的姿態以及與之相關的種種情景和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手法,如將碧桃花比作瑤臺扇、玉樹枝、連城色、照夜姿等,生動地展現了碧桃花的美麗和珍貴。同時,詩中還通過描寫露井、虹梁、鶯燕等周圍的景物,烘托出碧桃花所處的環境和氛圍。

詩中不僅描繪了碧桃花的外在美,還通過「美人詒贈」「深宮愁暮」等情節,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時光虛度、青春易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華麗,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也有對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詩作。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