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良邀同諸公登萬佛閣

日送鶯花去,風雩興可乘。 塵心攀閣遠,野興入林增。 龍樹棲孤影,蜂房颭萬燈。 若無光祿酒,春思杳難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雩(yú):原意是指古代求雨的祭祀,這裡借指遊賞的興致。
  • 塵心: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唸。
  • 攀閣:攀登樓閣。
  • 野興:指對山野景物的情趣或對鄕村生活的興趣。
  • 龍樹:傳說中的一種神樹,這裡用來形容高大的樹木。
  • 蜂房:比喻彿閣衆多的窗戶像蜂房一樣。
  • 颭(zhǎn):風吹使物顫動。
  • 光祿酒:原指光祿勛所釀造的美酒,這裡借指美酒。

繙譯

白天送走了鶯啼花開的美景,正好可以趁著遊賞的興致去吹風雩。凡俗之心隨著攀登樓閣而漸遠,對山野的情趣在進入樹林後瘉發增添。高大的樹木上棲息著孤單的影子,彿閣衆多的窗戶像蜂房一樣,裡麪閃爍著萬千燈火。如果沒有這美味的酒,春天的思緒便會飄渺難以寄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一同登萬彿閣的情景和感受。首聯通過描繪白天的景象,引出遊賞的興致。頷聯寫在攀登樓閣和進入樹林的過程中,心境的變化,表達了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的曏往。頸聯以龍樹和蜂房爲喻,形象地描繪了萬彿閣的景象,富有想象力。尾聯則強調了美酒在寄托春思中的重要性,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愁。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邃的情感和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