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宮女,容貌美麗,因未行賄畫師,被醜化而不得寵幸,後被遣嫁匈奴呼韓邪單于。
- 胭支:同「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妝飾。(「胭」讀作「yān」)
- 蔥河:蔥嶺河,今新疆喀什噶爾河。這裏借指邊遠地區。
- 玉帳:主帥所居的營帳。
- 繡裀(yīn):繡褥,這裏指地位尊貴的人所坐之物。
翻譯
不要嘆息王昭君遠嫁塞外淪爲胡塵,那塗着胭脂的女子也同樣是可憐之人。在那遙遠的蔥嶺河畔,讓人迷失了關山路途,而在那玉帳前頭,立着尊貴的人所坐的繡褥。
賞析
這首詩以王昭君的故事爲背景,表達了對女性命運的同情。詩的前兩句通過「莫嘆」一詞,看似平淡地提及王昭君的不幸,實則蘊含着深深的惋惜,認爲她和其他塗着胭脂的女子一樣,都是命運悲慘的可憐人。後兩句則將視角轉向邊遠的蔥河地區,描繪了在那迷失的關山路途中,玉帳前立着繡裀的情景,可能暗示着戰爭或政治的複雜局面,以及在這種背景下女性的無奈和悲哀。整首詩意境蒼涼,語言簡潔,通過對歷史人物和場景的描繪,引發讀者對命運和歷史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九日舍弟惟和自公署回共酌 》 —— [ 明 ] 黎民表
- 《 吳中三子詩 其一 文休承 》 —— [ 明 ] 黎民表
- 《 同尹王二僚長夜直禁中 》 —— [ 明 ] 黎民表
- 《 曾都尉子澄自吳中至止近關以詩見寄奉答 》 —— [ 明 ] 黎民表
- 《 題畫爲李宮詹子蕃 》 —— [ 明 ] 黎民表
- 《 舟泊金川望唐允治歐彥禎不至 》 —— [ 明 ] 黎民表
- 《 黃龍洞聽趙太史與諸生講學 》 —— [ 明 ] 黎民表
- 《 張元易飲紫菊二首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