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亥:爲干支之一,這裏指具體的年份。
- 遼陽:古地名,今遼寧遼陽一帶。
- 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
- 居庸:關名,在今北京昌平西北。
- 天府:謂土地肥沃、物產富饒之地,這裏指京城一帶。
- 百二重:形容地勢極爲險要。
- 衣冠:指士大夫,官員。
- 帝輦(niǎn):皇帝的車駕。
- 投簪(zān):丟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
- 滄洲: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 鳴劍:表示啓用武力。
- 單于:匈奴首領的稱號,此泛指邊地少數民族首領。
- 款塞:叩塞門,指外族前來通好。
翻譯
遼陽、碣石山和居庸關相互依靠,京城一帶本就號稱地勢險要。難道是缺少士大夫扶持皇帝的車駕嗎?卻使得城郭邊地燃起了烽火。我棄官怎敢說離隱居之地很近,雖想拔劍而起卻慚愧自己已白髮蒼蒼且身心疲憊。早晚邊地的首領應當前來通好,玉門關又何須用一個泥丸就能封住(意指邊境的安寧)。
賞析
這首詩以遼陽、碣石、居庸等地的重要地理位置開篇,強調了京城一帶的險要地勢,同時也指出了邊地烽火燃起的現實問題,暗示了國家面臨的困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局勢的憂慮,感慨自己雖有報國之志,卻因年老力衰而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詩人希望邊地首領能夠前來通好,實現邊境的安寧,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通過對地理和歷史的聯想,以及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擔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安期巖 》 —— [ 明 ] 黎民表
- 《 夏五日袁比部攜酒訪舟中 》 —— [ 明 ] 黎民表
- 《 一葦所如爲何太僕作 》 —— [ 明 ] 黎民表
- 《 宗呂二牧復飲餞於嵩臺書院 》 —— [ 明 ] 黎民表
- 《 同李陽榖袁進士暨兒琰夜集得峯字 》 —— [ 明 ] 黎民表
- 《 唐寅仲卜居英州不遂竟歸作此慰之 》 —— [ 明 ] 黎民表
- 《 春日同許元復顧汝由兄弟遊白雲觀 》 —— [ 明 ] 黎民表
- 《 吳舍人內子輓詞 》 —— [ 明 ] 黎民表
相关推荐
- 《 湘靈侄見示十月雜感,依韻和答 》 —— [ 清 ] 錢龍惕
-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 [ 宋 ] 趙孟堅
- 《 念奴嬌 · 午日旅思 》 —— [ 清 ] 尤侗
- 《 擬南樑慧侃法師獨杵搗衣 》 —— [ 宋 ] 賀鑄
- 《 譚太學以春明赴選其諸子於先冬十月開宴爲壽索贈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初冬晴暖歴永康武義金華三縣境賦呉體以紀之 》 —— [ 元 ] 洪焱祖
- 《 買陂塘 》 —— [ 清 ] 吳藻
- 《 沁園春 · 己亥十月重過何阜聞繆函九、豹文叔侄今年皆四十初度,題詞以贈 》 —— [ 清 ] 陸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