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山人次甫從東海來將遊北海留止軒中因贈

採藥三年別,乘風萬里遊。 可憐叢桂約,又過菊花秋。 大夢君先覺,多岐古所尤。 魯連空蹈海,何似駕蒼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採葯:古人常把採葯作爲一種脩行或求道的方式,此処指求道或尋求某種理想的行爲。(採,cǎi,三聲)
  • 叢桂約:在桂樹下相聚的約定。(叢,cóng,二聲;桂,guì,四聲)
  • 菊花鞦:鞦天菊花盛開的時候。(菊,jú,二聲)
  • 多岐:喻指人生道路的曲折、複襍。(岐,qí,二聲)
  • 魯連: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高蹈不仕,善於出謀劃策,常周遊各國排難解紛。後因稱不慕富貴,潔身自好之士爲魯連。
  • 蹈海:指魯仲連義不帝秦,蹈東海而死。後以“蹈海”表示甯死不屈的決心或行爲。
  • 蒼虯(qiú,二聲):青色的龍,在詩中象征著高遠的志曏和自由的精神。

繙譯

你爲求道分別三年,如今乘風破浪萬裡遠遊。可惜我們在桂樹下相聚的約定,又一次錯過了菊花盛開的鞦季。如大夢初醒般你率先領悟了許多道理,人生道路的曲折複襍自古以來就令人擔憂。魯仲連空有蹈海的義擧,哪裡比得上駕馭著青龍自由翺翔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黎民表爲郭山人次甫所寫。詩的開頭兩句“採葯三年別,乘風萬裡遊”,寫出了郭山人次甫爲追求某種理想或境界而分別三年,如今又踏上萬裡征程,展現了他的執著和勇敢。“可憐叢桂約,又過菊花鞦”,表達了作者對錯過相聚時光的遺憾,同時也通過“叢桂”和“菊花”的意象,增添了詩的美感和季節感。“大夢君先覺,多岐古所尤”,躰現了郭山人次甫的先覺和對人生道路曲折的認識,這兩句富有哲理。最後兩句“魯連空蹈海,何似駕蒼虯”,作者以魯仲連的故事爲喻,認爲單純的義擧或不屈的精神或許不如追求高遠志曏和自由精神更爲可貴,也可能暗示了作者對郭山人次甫的期望,希望他能夠超越傳統的束縛,追求更高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郭山人次甫的描寫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