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山草堂

湖上晴開萬卷樓,清時誰解卜菟裘。 龍溪雙練雲邊合,震澤千帆雨外收。 抗疏幾辭金馬詔,題詩多在白蘋洲。 滄浪縱有乘槎興,無奈中原正借籌。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卜菟裘(bǔ tú qiú):指告老退隱。
  • 龍溪:這裏指河流的名稱。
  • 震澤:太湖的古稱。
  • 抗疏:指臣子向皇帝上書直言。
  • 金馬詔:朝廷的詔書。
  • 白蘋洲:長滿白色蘋草的水中陸地。
  • 滄浪:青色的水。
  • 乘槎(chá)興:指乘船遨遊的興致。
  • 借籌:籌劃軍事策略。

翻譯

在湖上晴朗之時,萬卷樓敞開着,在這清平之世,有誰會想要告老退隱呢。 龍溪的兩條水流在雲邊交匯,太湖上的千帆在雨外盡收眼底。 多次向皇帝上書直言,推辭朝廷的詔書,題詩大多在那白蘋洲上。 縱然有在青水上乘船遨遊的興致,無奈中原地區正在籌劃軍事策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湖邊的景色以及詩人的心境。首聯通過「湖上晴開萬卷樓」的景象,引出對人們在清平時代是否會選擇退隱的思考。頷聯以「龍溪雙練雲邊合,震澤千帆雨外收」的描寫,展現出開闊而壯麗的自然景色,富有層次感和動態美。頸聯「抗疏幾辭金馬詔,題詩多在白蘋洲」,表達了詩人對直言進諫和作詩抒情的態度。尾聯「滄浪縱有乘槎興,無奈中原正借籌」,則透露出詩人雖有逍遙自在的願望,但面對國家的局勢,又感到無奈的複雜心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國家形勢相結合,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