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闕

溫樹扶疏月轉明,不眠烏鵲夜還驚。 天圍翠殿澄沙色,冰合金塘墜葉聲。 虎旅喧傳屯甲帳,龍輿深駐在西清。 九華燈影微微散,碧落空歌半欲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疏:枝葉繁茂的樣子。讀作(fú shū)
  • 烏鵲:指喜鵲或烏鴉。
  • 翠殿:本指華美之殿,此處形容宮殿的色彩華美。
  • 澄沙:一種細沙,這裏比喻月色下地面的顏色像澄沙一樣。
  • 甲帳:漢武帝時所造的帳幕,以甲乙編次,故稱爲甲帳。此處指軍營的帳幕。
  • 龍輿:天子的車駕。
  • 西清:西廂清淨之處,也泛指宮廷的西廂。
  • 九華:這裏指華麗的燈。

翻譯

樹木繁茂,月光漸漸明亮,不眠的烏鵲在夜晚仍受驚嚇。 天空籠罩着色彩華美的宮殿,月色下地面如澄沙之色,結冰的水塘邊傳來落葉墜落的聲響。 軍隊中喧鬧地傳着要屯駐甲帳的消息,天子的車駕深深地停駐在宮廷西廂的清淨之地。 華麗的燈影微微散去,碧藍的天空中似乎已隱約傳來半成的歌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宮廷夜景圖,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略帶神祕的氛圍。首聯通過「溫樹扶疏」和「不眠烏鵲」的描寫,展現了夜晚的寧靜和生物的警覺。頷聯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宮殿的華美和月色下的景色,「天圍翠殿」和「冰合金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頸聯則提到了軍隊的行動和天子車駕的駐留,暗示了宮廷中的某種動態。尾聯以燈影的消散和半空傳來的歌聲作結,給人以餘音繚繞之感,使整首詩在寧靜中又蘊含着一絲靈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表現了作者對宮廷夜景的獨特感受。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