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寄蘇叔子

我生長恨隔唐虞,簪盍偏欣獲友于。 手筆垂芬隆世業,江山留跡愜真吾。 柏容禦臘迎飆勁,梅性含春帶雪癯。 此際思君情倍切,緘筒聊寄愧驪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簪盍(zān hé):《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注:「盍,合也。簪,疾也。」後以「簪盍」謂朋友相聚。
  • 友于:《尚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後即以「友于」爲兄弟友愛之義。
  • 緘筒(jiān tǒng):書信。
  • 驪珠(lí zhū):珍貴的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常比喻珍貴的人或物。

翻譯

我常常遺憾自己生長的時代與唐堯、虞舜的時代相隔遙遠,但令我欣喜的是能結交到衆多好友。有才華的人留下了美好名聲,讓世代的功業得以興隆,江山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讓他們的真心得到滿足。柏樹能夠抵禦臘月的寒冷,在狂風中依然強勁,梅花蘊含着春意,在雪中顯得清瘦。在這個時候,我對你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切,只能通過這封書信來表達,心中很慚愧自己的信比不上珍貴的寶珠。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的思念。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對古代盛世的嚮往以及對友情的重視。中間兩句通過描寫柏樹和梅花,以它們的堅韌和耐寒來象徵友情的堅貞和持久,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美好品質的追求。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雖自覺書信不如珍貴寶珠,但其中的情意真摯深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表達友情的佳作。

黎景義

黎景義,一名內美,字克和。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黎遂球、陳邦彥、樑朝鐘、陳子壯、張家玉等皆爲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隱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有傳。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