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其一無射羽,俗名羽調爲懷寧趙仇香賦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壺冰。西風乍入吳城。吹徹玉笙何處,曾說董雙成。奈司空經慣,未暢高情。 瑤臺幾層。但夢繞、曲闌行。空憶雙蟬□翠,寂寂秋聲。堂空露涼,倩誰喚、行雲來洞庭。團扇月、只隔煙屏。
拼音

注釋

懷寧:縣名,今屬安徽省安慶市管轄。 疊翠:一本缺“疊”字。

賞析

《婆羅門引》,雙調,七十六字,上片七句四平韻,下片七句五平韻。此詞據唐《教坊記》“有婆羅門小曲”,《宋史·樂志》“有婆羅門舞隊”。又據傳由唐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至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年)改婆羅門爲霓裳羽衣(曲),屬黃鐘商。宋詞調、詞牌名可能據此。又段克己有詞名“望月婆羅門引”,故有“婆羅門引”名稱。又婆羅門一詞系古印度社會等級制的名稱。現據上述可知,在中國唐宋時代西涼地區少數民族已有此舞曲,可見此曲與印度文化傳入中國有關。   “香霏”兩句,言詞人與趙仇香相逢在酒宴上。潔白的玉壺中盛着佳釀,宴飲中酒香四溢。“瘴花”,即酒花、酒糟也。白居易《問劉十九》詩有“綠蟻新醅酒”之說,“綠蟻”,也就是酒糟,與“瘴花”一樣借代佳釀。“西風”三句是說:兩個人在秋風初起之時相逢在這蘇州的酒宴上,如果有人問,什麼人是吹笙的高手?大家一定都會說是趙仇香。“董雙成”,王母手下的仙女,此借喻趙仇香。“奈司空”兩句,言趙已將一些舊曲調吹過無數遍,沒有新調兒就不能使趙充分吹出笙的神韻。這裏另有潛臺詞,詞人是說:爲此,我製作了這一首《婆羅門引》的新詞,給你試吹,供大家欣賞。上片重在讚譽趙仇香高超的吹笙技巧,也暗示出她只是個流寓社會低層供人玩樂的歌妓。   “瑤臺”兩句,夢中追尋。此處是說:我在幻夢中沿着曲折的欄干拾級而上,卻不知到達你住的“瑤臺”,究竟有多高?上片已把趙喻作“董雙成”,所以下片緊接着說她住在“瑤臺”仙境中。“空憶”兩句,中間缺一字,據他本補作“疊”字。此是回憶過去,對比眼前。詞人說:想從前我與你曾像蟬兒一樣雙雙在綠柳濃蔭之中互相唱和,如今這種快樂的時光已是一去不復返,留下來的惟有這眼前寂寞的秋景。“堂空”三句是說:遙想這次宴飲散後,我倆也將分手離開,離別時憂鬱的心情更感到這秋夜寒露的涼意。今後請哪個人把你召喚來,大家能夠再次歡聚在一起?你就像那天上團團的圓月,卻被屏風、簾兒阻隔在外面,再加上煙霧朦朧,使我難識“廬山真面目”,所以我倆的重逢,恐怕也難以預測。下片記述過去、現在、將來,詞人對趙仇香的深情,於此可見。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