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 · 其二餞李太博赴括蒼別駕
羈雲旅雁。斂倦羽、寄棲牆陰年晚。問字翠尊,刻燭紅箋慳曾展。冰灘鳴佩舟如箭。笑烏幘、臨風重岸。傍鄰垂柳,清霜萬縷,送將人遠。
吳苑。千金未惜,買新賦、共賞文園詞翰。流水翠微,明月清風平分半。梅深驛路香不斷。萬玉舞、罘罳東畔。料應花底春多,軟紅霧暖。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羈雲:一作“長亭”。
傍鄰:一作“可憐”。
惜:一作“散”
梅:一作“花”
畔:一作“苑”。
料:一作“只”。
序
《絳都春·餞李太博赴括蒼別駕》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寫爲李太博送行的情景,下片追憶與李太博的舊日友情並祝頌其前程似錦。縱觀全詞,字字未提送別卻字字點題,其中的描寫言簡意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賞析
《絳都春》,《夢窗詞集》入“仙呂調”。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韻。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字。此調《夢窗詞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盡相同。所以各詞句數有些差異。大致可分爲,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個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爲正格。
“括蒼”,舊縣名,隋時置,唐時改爲麗水,宋爲麗水府。在浙南。“別駕”,宋時稱通判,由中央任命,與府州共管本府諸事的官員。
“羈雲”兩句,從說自己入手。言己遊幕在外恰如浮雲飄泊四處,又似孤雁獨自遠飛一般。如今年老體衰已經忍受不了這樣四處奔波度日的生活,所以多麼希望自己能像一隻倦飛的大雁,迴歸故土找一處柳蔭牆角棲宿下來,安度晚景啊!“問字”兩句,述己與李的友情。“問字”句,用蘇軾“聞道攜壺問奇字”詩意,此引作向李從學之意。“刻燭”,據《南史·王僧儒傳》:“樑竟陵王子良與蕭文琰、丘令楷、江洪等夜集,刻燭爲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爲率。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這裏有兩人相聚唱和詩詞之意。此言自己曾攜酒從李太博學習,有時還相聚在一塊,互相競賽,限時作詩填詞。爲要寫得與衆不同,就不肯輕易展開粉紅色的書箋紙,匆匆動筆寫作。“冰灘”兩句,送行。言李太博因官命差遣,匆匆登舟急如箭矢地趕去赴任,在岸上送行的我,頭載“烏幘”依依不捨地臨風遙望。“傍鄰”三句,點送行的時間、地點。在秋未冬初的一個早晨,詞人在河畔倚着一棵帶有微霜的柳樹,折下枯柳枝,久久佇立,送友遠行赴任。上片寫爲李太博送行的情景。
“吳苑”三句,追憶李名重“吳苑”。“吳苑”,指蘇州。“文園”,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拜爲孝文園令”。後人因用文園借代相如,也借指詩(詞)人,在這裏即是指李太博。如杜牧詩“文園終病渴,休詠白頭吟。”此言詞人曾與李太博一起在蘇州度過一段時候,那時大家對李的詩賦文章十分推重、讚賞,有人甚至不惜出“千金”之價,向李求一新賦。“流水”兩句,述兩人友誼。詞人說:我倆曾同進同出,在高山流水之間縱情暢遊,兩個人親密得甚至連天上的月色、新鮮的清風也希望共同分享。吳與李交誼之深,由此可見。“梅深”四句,複述分別。“萬玉舞”,借喻雪飛。“軟紅”,即軟紅塵,指繁華鬧市。詞人說:當你(指李)離開這裏的時候,驛路兩旁的梅樹,會散發着陣陣香氣送你遠行,在你將抵達“括蒼”的東城外時,恐怕會有一場漫天大雪紛紛飛舞歡迎你入城。猜想你到了“括蒼”,也會聲名遠播,同樣生活在萬花似錦的鬧市區中受人敬重。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朝中措 · 聞桂香 》 —— [ 宋 ] 吳文英
- 《 朝中措 · 贈趙悔壑 》 —— [ 宋 ] 吳文英
- 《 點絳脣 · 其二有懷蘇州 》 —— [ 宋 ] 吳文英
- 《 夜行船 · 寓化度寺 》 —— [ 宋 ] 吳文英
- 《 瑞龍吟 · 其三德清清明競渡 》 —— [ 宋 ] 吳文英
- 《 滿江紅 · 其二甲辰歲盤門外寓居過重午 》 —— [ 宋 ] 吳文英
- 《 賀新郎 ·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 —— [ 宋 ] 吳文英
- 《 夢行雲 · 原注“即六幺花十八”和趙修全韻 》 —— [ 宋 ] 吳文英
相关推荐
- 《 絳都春 · 清明 》 —— [ 宋 ] 劉鎮(叔安)
- 《 絳都春 》 —— [ 明 ] 屈大均
- 《 絳都春 · 其四爲李篔房量珠賀 》 —— [ 宋 ] 吳文英
- 《 絳都春 · 社題春水二首 》 —— [ 清 ] 易順鼎
- 《 絳都春 · 春愁怎畫 》 —— [ 宋 ] 蔣捷
- 《 絳都春 · 上元 》 —— [ 宋 ] 丁仙現
- 《 絳都春 · 其六餘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作此解 》 —— [ 宋 ] 吳文英
- 《 絳都春 · 古藤書屋,和龍伯 》 —— [ 清 ] 金兆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