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 · 其六餘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作此解
春來雁渚。弄豔冶、又入垂楊如許。困舞瘦腰,啼溼宮黃池塘雨。碧沿蒼蘚雲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樓重上,憑誰爲唱,舊時金縷。
凝佇。煙蘿翠竹,欠羅袖、爲倚天寒日暮。強醉梅邊,招得花奴來尊俎。東風須惹春雲住。□莫把、飛瓊吹去。便教移取熏籠,夜溫繡戶。
拼音
所属合集
賞析
“清華池館”,即夢窗友郭希道在蘇州的園林,內多佳景,詞人曾“賦詠屢矣”。
“春來”六句,述園中景。“雁渚”,系園中水洲名,“雲根路”,指園中小丘。此言春天來臨,郭家園林內的“雁渚”,又將成爲一處遊玩的勝景。我在園中一路玩賞,見鮮花繽紛,數株垂柳在春陽下懶洋洋地擺動“瘦腰”飄舞。一忽兒毛毛雨又沾溼了池旁的迎春花叢,池塘中也泛起了一片漣漪。園中的小山丘上,松柏蒼鬱,樹下小徑苔蘚青翠,曲徑通幽,令人聯想起或許會有一位凌波仙子在此散步。“凌波微步”,暗指郭家內眷。“小樓”三句,園中憶舊。言己重新登上園中的一座小樓撫今追昔,感嘆還有哪一位嬌娘能再爲我重唱那首《金縷曲》呢?上片遊園,“感昔傷今”。
“凝佇”五句,追憶園中四時之景。詞人“往來清華池館六年”,所以對園中四時之景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追憶下,園中諸景,一一浮現眼前:夏天園中“煙蘿翠竹”,一派黯綠;秋日“天寒日暮”,羅袖迎風;冬季逞強拼酒,醉倚梅叢;春陽萬花作奴,醉夢侑酒。所以詞人對此也“賦詠屢矣”。“東風”兩句,向主人進言。舊時稱主人爲“東翁”,所以這裏的“東風”應作主人郭清華;“瓊”,即骰子,古時的賭具。此言主人家應將園中快樂的生活象萬花似錦的春天,風雲變幻的春雲般保持下去,也不要將遣興娛樂用的骰子輕易地撤去,掃客人的逸興。“便教移取”兩句,夜宿尋夢。此言詞人想要在“小樓”之中重溫舊夢,所以請人搬來熏籠,將住宿處薰得溫暖如春,以便自己睡在那裏可以獲得美夢。下片重在追憶。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東風第一枝 》 —— [ 宋 ] 吳文英
- 《 掃花遊/掃地遊其二春雪 》 —— [ 宋 ] 吳文英
- 《 朝中措 · 題陸桂山詩集 》 —— [ 宋 ] 吳文英
- 《 應天長 · 夷則商吳門元夕 》 —— [ 宋 ] 吳文英
- 《 花犯 · 其二郭希道送水仙索賦 》 —— [ 宋 ] 吳文英
- 《 水龙吟 其三 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 —— [ 宋 ] 吳文英
- 《 齊天樂 · 其六會江湖諸友泛湖 》 —— [ 宋 ] 吳文英
- 《 惜紅衣 》 —— [ 宋 ] 吳文英
相关推荐
- 《 絳都春 · 別張子儀 》 —— [ 宋 ] 趙彥端
- 《 絳都春 》 —— [ 元 ] 長筌子
- 《 絳都春 · 其三題蓬萊閣燈屏,履翁帥越 》 —— [ 宋 ] 吳文英
- 《 絳都春 · 上元 》 —— [ 宋 ] 丁仙現
- 《 絳都春 · 元宵 》 —— [ 宋 ] 京鏜
- 《 絳都春 · 東君運巧 》 —— [ 宋 ] 無名氏
- 《 絳都春 · 寒陰漸曉 》 —— [ 宋 ] 無名氏
- 《 絳都春 · 其二餞李太博赴括蒼別駕 》 —— [ 宋 ] 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