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

· 方文
儂家住在大江東,妾似船桅郎似逢。船桅一心在篷裏,篷無定向只隨風。
拼音

所属合集

#竹枝

注釋

儂:我。吳地方言。 篷:帆。

賞析

竹枝詞是巴渝(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夔州一帶)民歌中的一種,其中有些情歌多表達怨苦之情。這是詩人學習民歌,依調填詞創作的一首怨情詩。首句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點明她家住在長江下游一帶,次句以“妾”自稱,表明她是已婚女子。由於居住在大江邊,常見舟船來往,所以次句以船桅與船帆來比喻她與丈夫的關係就十分自然了。按說,在人生旅程中,夫妻之間本該心心相印,同舟共濟纔是。可是在封建社會裏,女性往往處於依附無權的地位,因而往往成爲愛情婚姻中受害的一方。女主人公也不幸遭遇了這樣的愛情悲劇。末兩句詩就以鮮明的對比發出了她的不平之鳴:她對丈夫情有獨鍾,忠貞不二,好比船桅一心一意向着船帆,可是丈夫卻是一個用情不專的負心郎,就象沒有固定方向的船帆一樣,隨風轉向,朝秦暮楚,此刻,說不定他的心又被哪個女人勾走了,女主人公的怨尤,積澱了深沉的歷史內涵。這首詩採擷樸素生動的民間口語,運用俚歌俗調的形式,巧比妙喻,形象鮮明,音節和諧,語語可歌,強烈的抒發了女主人公的一腔怨憤,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曾寫過一首《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比較起來,兩詩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詩歌所體現出的清新爽朗、自然流轉的風格,脫盡文人習氣,令人耳目一新,充分體現出民間藝術對提高藝術表現力、推進藝術創新的有益借鑑作用。
方文

方文

方文,又名一來,字爾止,一字明農,桐城人。明諸生。有《塗山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