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高門畫戟,桐陰閤道,青青如舊。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錦衣行晝。依然盛事,貂蟬前後,鳳麟飛走。富貴浮雲,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待從公,痛飲八千餘歲,伴《莊》椿壽。
拼音
注釋
「次年南澗用前韻爲僕壽,僕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澗」句:《花菴詞選》作「再壽韓南澗」。
南澗:韓元吉,字無咎,號南澗,開封人。辛稼軒居信州,與韓相鄰,往來唱和頻繁。《上饒縣志·寓賢》:「(南澗)徙居上饒,所居之前有澗水,改號南澗。」《花菴詞選》:「韓元吉,字無咎,號南澗。名家文獻,政事文學爲一代冠冕。」清·陸心源《宋史翼·卷十四·韓元吉傳》:「韓元吉,字無咎,開封 雍丘人,門下侍郎維之元孫。徙居信州之上饒,所居之前有澗水,改號南澗。詞章典麗,議論通明,爲故家翹楚。乾道三年,除江南轉運判官。八年,權吏部侍郎。九年,權禮部尙書、賀金生辰使。凡所以覘敵者,雖駐車乞漿,下馬盥手,遇小兒婦女,皆以語言挑之,往往得其情。淳熙元年,以待制知婺州。明年,移知建安府。旋召赴行在,以朝議大夫試吏部尙書,進正奉大夫,除吏部尙書。五年,乞州郡,除龍圖閣學士,復知婺州。東萊 呂祖謙之婿也。元吉少受業於尹和靖之門。與葉夢得、陸游、沈明遠、趙蕃、張浚等唱和。政事文學爲一代冠冕。著有《易繫辭解》、《焦尾集》、《南澗甲乙稿》。」
玉皇殿閣微涼:《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柳公綽傳·柳公權傳》:「公權,字誠懸,公綽弟也。年十二,工辭賦。元和初,擢進士第。……公權博貫經術,於《詩》、《書》、《左氏春秋》、《國語》、莊周書尤邃,每解一義,必數十百言。通音律,而不喜奏樂,曰:『聞之令人驕怠。』其書法結體勁媚,自成一家。文宗嘗召與聯句,帝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公權屬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它學士亦屬繼,帝獨諷公權者,以爲詞情皆足,命題於殿壁,字率徑五寸,帝嘆曰:『鐘、王無以尙也!』」殿閣,《花菴詞選》作「金殿」。
看公重試薰風手:《文選·琴賦》引《尸子》:「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是舜歌也。」《孔子家語·辨樂解》:「昔者舜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重試,《花菴詞選》作「一試」。
高門畫戟:唐制,三品以上官員得私門立戟。
蛾眉誰妬:《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句:漢時匈奴有呼韓邪單于。北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君臣》:「韓魏公元勛舊德,夷夏具瞻。熙寧留守北都,遼使每過境,必先戒其下曰:『韓丞相在此,無得過有呼索。』……每使至於國,必問侍中(按:指魏公)安否。」按:韓元吉曾於乾道九年以禮部尙書出使金國,賀金主生辰,故以韓琦擬之。
金印明年如斗:《世説新語·尤悔》:「王大將軍起事,丞相兄弟詣闕謝。周侯深憂諸王,始入,甚有憂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過不應。旣入,苦相存救。旣釋,周大説,飲酒。及出,諸王故在門。周曰:『今年殺諸賊奴,當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後。』大將軍至石頭,問丞相曰:「周侯可爲三公不?』丞相不答。又問:『可爲尚書令不?』又不應。因云:『如此,唯當殺之耳!』復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後知周侯救己,嘆曰:『我不殺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負此人!』」
中州:南澗本潁川人,南渡後方寓居上饒。中州,河、濟之間也。
錦衣行晝:《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鄕,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後代遂以富貴歸故鄕爲錦衣晝行。韓琦有晝錦堂。此數句乃以復歸中州相期也。行晝,《花菴詞選》作「如晝」。
貂蟬:侍從貴臣所著冠上之飾,其制爲冠上加黃金璫,附蟬爲飾,幷插貂尾。
鳳麟:《禮記·禮運》:「鳳皇麒麟,皆在郊藪。」本謂祥瑞,後用擬才俊之士。宋·蘇軾《送子由使契丹》詩:「不辭馹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宋·陸游《哀北》詩:「窮追殄犬羊,旁招出鳳麟。努力待傳檄,勿謂吳無人。」
富貴浮雲:《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我評軒冕,不如杯酒。」句:《世說新語·任誕》:「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爲江東步兵。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爲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桮酒!』」
「痛飲八千餘歳,伴《莊》椿壽。」句:《莊子·內篇·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以八千歲爲秋。」《莊》椿,《花菴詞選》作「《莊》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皇殿閣:指皇宮。
- 薰風:溫和的風,初夏時的東南風。
- 高門畫戟(jǐ):古代高官顯貴之家,門前列戟以顯示地位。
- 桐陰閤(gé)道:形容道路兩旁梧桐樹成蔭。
- 呼韓:漢代匈奴部落首領之一。
翻譯
皇宮殿閣中有些微微涼意,看您再次施展那如溫和南風般的治國才能。高大的門庭前排列着畫戟,梧桐樹的樹蔭遮蔽着道路,一切都如過去般鬱鬱蔥蔥。身上的蘭花佩飾徒然散發着芳香,美麗的女子又有誰會嫉妒呢,只能默默搔首。爲何年年在那北方邊塞都有,人們爭相詢問:您還好嗎? 明年的金印會大如鬥。到京城去,身着錦衣在白天出行。依然是盛大的事情,前面有貂蟬冠飾,後面有鳳凰麒麟追隨。富貴如同浮雲,我評議官場的榮華富貴,還不如這杯酒。等到跟隨您,盡情痛飲八千多歲,伴着那長壽的椿樹。
賞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對友人的讚頌與期許。詞的上闋寫友人之前的榮耀和如今的冷落形成對比,「玉皇殿閣」點出其曾居高位,「高門畫戟,桐陰閤道」強調過往的輝煌,而「蘭佩空芳」等句則反映現在的落寞,但邊塞之人仍關心其狀況。下闋寫對友人未來的美好期望,金印如斗、錦衣行晝展現出輝煌前景,接着表達對富貴的看法,認爲富貴如浮雲,不如飲酒快意。最後表示願與友人一起長久相伴。整首詞用典巧妙,情感真摯,既彰顯了辛棄疾的豪邁氣魄,又飽含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