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王道夫:南宋·魏了翁《鶴山大全集·卷七十六·宋故藉田令知信州王公墓誌銘》:「淳熙十年,分水縣令王公自中以中書舍人王公藺薦,召赴都堂審察。……奏對之明日,特命改令入官,除藉田令。數語大臣:『朕急欲用自中。可與超遷。』未幾,又語大臣:『自中必有善類,令舉其所知。』……慶元五年八月癸未賫志以歿。……公名自中,淳熙元年就試兩浙轉運使,爲詩賦第一。四年再舉,登明年進士第。……紹熙二年入見,光宗皇帝云:『聞卿有忠直之譽。』又問:『常時作郡來,當爲何官?』欲留之,公固辭。翌日,帝謂宰執曰:『王自中以母老,再三不肯留,近郡孰闕守?』以常、信對,遂差知信州。……期年,被命奏事。」宋·陳傅良《止齋文集·卷五十·王道甫壙(kuàng)志》云:「道甫諱自中。……道甫登淳熙五年進士第,調舒州 懐寧主簿,嚴州 分水令。未上,以樞宻使王公藺薦,除藉田令,未幾罷。通判郢州,未上。知光化軍、信州,召赴行在,丁太安人憂,服闋,再被召,以論罷。主管建寧府 武夷山 沖佑觀起知邵州 興化軍,連以論罷。興化之命下,道甫已病,慶元五年七月也。八月二十三日卒,官至朝請郎,年六十。」
趙達夫:南宋·袁燮《絜齋集·卷十八·運判龍圖趙公墓誌銘》:「公諱充夫,字可大,魏悼王之七世孫也。始名逹夫,字廉善,孝宗爲更其名,公併字易焉。……從外舅寓居於信之鉛(yán)山。……通判湖州,守臨汀、嘉禾、呉興三郡,奉祠,……擢提舉淮東常平茶鹽公事,直祕閣、福建轉運判官,告老,進直敷文閣與祠,再告老,陞龍圖閣致其事。」按:奉祠指宋代設宮觀使、判官、都監、提舉、提點、主管等職,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員等。他們衹領官俸而無職事。因宮觀使等職原主祭祀,故亦稱奉祠。《宋史·卷一百七十·職官志·宮觀》:「宋制,設祠祿之官,以佚老優賢。先時員數絶少,熙寧以後乃增置焉。在京宮觀,舊制以宰相、執政充使,或丞、郎、學士以上充副使,兩省或五品以上爲判官,內侍官或諸司使、副爲都監,又有提舉、提點、主管。」
金林檎(qín):植物名,又稱花紅、沙果。落葉小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花淡紅色。果實卵形或近球形,黃綠色帶微紅,是常見的水果。亦特指此種植物的果實。
錦帳如雲高處:清·萬樹《詞律》謂此調前後整齊,首句應爲「錦帳如雲高處」,叶韻,諸本之刻作「處高」者乃誤倒。
銀燭淚成行:唐·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心期,追求之意。
燕飛泥污:杜甫《絶句漫興九首·其三》詩:「熟知茅齋絶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
辛棄疾的其他作品
- 《 昭君怨 · 送晁楚老遊荊門 》 —— [ 宋 ] 辛棄疾
- 《 信筆再和二首 其二 》 —— [ 宋 ] 辛棄疾
- 《 賀新郎 · 賦水仙 》 —— [ 宋 ] 辛棄疾
- 《 太常引 · 賦十四絃 》 —— [ 宋 ] 辛棄疾
- 《 酒泉子 · 流水無情 》 —— [ 宋 ] 辛棄疾
- 《 滿江紅 · 暮春 》 —— [ 宋 ] 辛棄疾
- 《 祝英臺近 · 綠楊堤 》 —— [ 宋 ] 辛棄疾
- 《 南歌子 · 山中夜坐 》 —— [ 宋 ]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