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餞別諸生偶成三首

· 黃佐
獨宿江城蠟炬殘,匣琴流水自須彈。 浮雲不負青春色,玉座應悲白露團。 復有樓臺銜暮景,也從江檻落風湍。 看君誼着五喬履,直道無憂行路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蠟炬:蠟燭。
  • 匣琴:裝在匣子裡的琴。
  • 流水:指琴曲《流水》,寓意深遠,常用來比喻心境。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也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玉座:指皇帝的寶座,這裡可能指尊貴的位置或人物。
  • 白露團:白露時節的露珠,這裡可能比喻時光的流逝或人生的短暫。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江檻:江邊的欄杆。
  • 風湍:急流的風。
  • 五喬履:指五嶽的鞋子,比喻行走五嶽的壯擧,這裡可能指遠行或壯志。
  • 直道:正直的道路。

繙譯

獨自在江城過夜,蠟燭已燃盡,我打開匣子彈奏起流水般的琴曲。浮雲不辜負這青春的色彩,而玉座上的尊貴之人或許會爲白露時節的露珠而悲傷。樓台間映照著傍晚的景色,江邊的欄杆旁,急流的風似乎也隨著江檻落下。看你穿著五嶽的鞋子,壯志淩雲,正直的道路上,你無需擔憂行路的艱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城夜晚的孤獨與思索。通過“蠟炬殘”、“匣琴流水”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青春的珍惜。詩中的“浮雲不負青春色”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玉座應悲白露團”則透露出對尊貴與權力背後孤獨與無奈的深刻理解。末句以“直道無憂行路難”作結,鼓勵友人堅守正直,不畏艱難,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崇高理想的贊頌。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