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同年劉鄜南歸秦中集杜四絕

· 黃佐
青楓葉赤天雨霜,三嘆聚散臨重陽。 籬邊老卻陶潛菊,託身白雲還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fū):地名,今陝西省富縣。
  • 秦中:指陝西一帶,古爲秦國之地。
  • 集杜:指集句詩,即用前人詩句拼湊成詩。
  • 青楓葉赤:形容秋天楓葉變紅。
  • 雨霜:指秋天下霜。
  • 三嘆:多次嘆息,表示感慨。
  • 聚散:指人們相聚和分離。
  •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陶潛菊: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喜愛的菊花。
  • 託身:寄託身體,指生活或居住。
  • 白雲:象徵高遠、自由。
  • 故鄉:家鄉。

翻譯

秋天的楓葉紅透了,天空下起了霜,我們在這重陽節相聚又分離,不禁多次嘆息。籬笆邊的菊花已經凋謝,就像陶淵明所愛的那樣,我選擇在白雲的陪伴下回到故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重陽時節的景象,通過「青楓葉赤」和「雨霜」表達了季節的變遷和淒涼的氛圍。詩中「三嘆聚散臨重陽」抒發了對友人離別的感慨。末句「託身白雲還故鄉」則寄託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