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羲和:古代神話中駕馭日車的神。
- 疊送:連續不斷地送行。
- 淘河:指江河中的水流。
- 嚇:嚇唬。
- 白衣:比喻浮雲的形狀。
- 即事:就事論事,指即興作詩。
- 非今亦非古:既不是現代的風格,也不是古代的風格。
- 相違:相背離,指不欣賞或不理解。
- 因知:因此知道。
- 貧病:貧窮和疾病。
- 蒼茫:形容景色遼闊無邊。
翻譯
東流的水邊,夕陽西下,光芒微弱,羲和駕着日車,不知將歸何處。 江中的水流嚇唬着飛翔的燕子,天上的浮雲形狀像白衣飄動。 即興作詩,既不是現代的風格,也不是古代的風格,只是暫時欣賞,不要不理解。 因此知道貧窮和疾病是人們必須放棄的,我獨自站在遼闊無邊的景色中,自顧自地吟詠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東流的水、微弱的夕陽、江中的水流和天上的浮雲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即事非今亦非古」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即興作詩的才華,也表達了他對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最後兩句「因知貧病人須棄,獨立蒼茫自詠詩」,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困境的深刻認識和超脫態度,以及他在蒼茫天地間獨自吟詠的孤獨與自由。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秋日登鎮海樓有作呈同遊東庵徐憲副顧小涇劉魚洲二僉憲 》 —— [ 明 ] 黃佐
- 《 宜陽八景次東溪鄭尚書韻八首黃岑疊翠 》 —— [ 明 ] 黃佐
- 《 廖子鳴吾秋日見懷次韻二首 》 —— [ 明 ] 黃佐
- 《 題雷氏山水卷 》 —— [ 明 ] 黃佐
- 《 西清詞六首 》 —— [ 明 ] 黃佐
- 《 宿劉諫議蕡祠 》 —— [ 明 ] 黃佐
- 《 醉歌贈王天與歸關中兼訊馬伯循 》 —— [ 明 ] 黃佐
- 《 宜陽八景次東溪鄭尚書韻八首黃岑疊翠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