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八首

· 黃佐
乘涼登水榭,見那採蓮船。 石闕映芙蓉,含悲誰復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榭(xiè):建在水邊或水上的亭臺,供遊人休息、觀賞風景。
  • 石闕(què):石制的門闕,古代宮殿、廟宇等建築前的石制裝飾物。
  • 芙蓉(fú róng):荷花。

翻譯

在涼爽的夜晚登上水邊的亭臺,看見了採蓮的小船。 石制的門闕映襯着荷花,心中含着悲傷,又有誰會來憐惜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通過「水榭」、「採蓮船」、「石闕」和「芙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又略帶憂鬱的畫面。詩中的「含悲誰復憐」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人理解的哀愁,增添了詩歌的情感深度。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黃佐的文學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