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喜諸生至

· 黃佐
男兒須讀五車書,老馬爲駒總不虛。 劍佩衝星聊暫拔,草茅無徑欲教鋤。 病軀動覓藜牀坐,懶性從來水竹居。 高閣捲簾圖畫裏,曳裾終日盛文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車書:形容書籍極多。
  • 老馬爲駒:比喻年老而有壯志。
  • 劍珮沖星:形容英勇豪邁,劍氣沖天。
  • 草茅無逕:比喻隱居未仕。
  • 藜牀:用藜草編織的牀,泛指簡陋的牀。
  • 水竹居:指隱居之地,多水多竹,環境清幽。
  • 曳裾:拖著衣襟,形容文士的儒雅風度。

繙譯

男兒必須博覽群書,即使年老志在千裡也不虛此生。 拔劍出鞘,劍氣沖天,隱居無路,卻渴望開辟新逕。 病中尋找簡陋的藜牀坐下,本性嬾散,偏愛水竹環繞的居所。 高閣之上,卷起簾幕,如在畫中,整日拖著衣襟,與衆多文儒共聚一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學問的追求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男兒須讀五車書”展現了詩人對知識的渴望,“老馬爲駒”則躰現了詩人不因年老而放棄壯志的豪情。後句通過“劍珮沖星”和“草茅無逕”的對比,描繪了詩人既有英勇之氣又渴望隱居的心境。結尾的“高閣捲簾圖畫裡,曳裾終日盛文儒”則描繪了詩人理想中的文化氛圍和儒雅生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學問和生活的獨特見解。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