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初度前二日篤望侄餘內侄衙軒小酌

晝永榴花豔正勻,天涯那問矢弧辰。 退衙謝客無公事,倚檻看書有斫輪。 雞肋不堪磨歲月,樗材何以答君親。 同來小阮殷勤甚,西爽軒前酌幾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亥: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初度:初次,這裏指某個特定的時間點。
  • 篤望:深切期望。
  • 內侄:妻子的侄子。
  • 衙軒:官署中的亭臺樓閣。
  • 晝永:白天時間長。
  • 榴花:石榴花,這裏形容花朵鮮豔。
  • 正勻:整齊均勻。
  • 矢弧辰:古代用以紀年的方法,這裏指時間。
  • 退衙:下班離開官署。
  • 謝客:謝絕客人。
  • 公事:公務。
  • 倚檻:靠着欄杆。
  • 斫輪:古代用來磨製車輪的工具,這裏比喻讀書學習。
  • 雞肋: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捨不得放棄的東西。
  • 樗材:比喻無用之材。
  • 小阮:對年輕侄子的愛稱。
  • 西爽軒:官署中的一個亭臺樓閣名。
  • :飲酒。

翻譯

白天漫長,石榴花開得正豔,整齊均勻,遠在天涯的我哪有時間去關心紀年的日子。下班後我謝絕了客人,沒有公務打擾,便靠着欄杆讀書,享受着學習的樂趣。雖然歲月如雞肋般不堪磨滅,我這無用之材又怎能報答君主和親人的期望呢?與我同來的年輕侄子非常殷勤,我們在西爽軒前飲酒幾巡,共度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官署中的閒適生活,通過「晝永榴花」、「退衙謝客」等意象展現了寧靜的日常。詩中「雞肋」與「樗材」的自謙之詞,反映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與自嘲。結尾處與侄子共酌的情景,增添了親情的溫馨,也透露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未來的淡淡憂慮。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