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浴佛禪庵

晚來投宿急呼僧,偶愜幽情高閣登。 閣外菸林陰疊疊,影來窗牖翠層層。 悟空入定原無相,宗棒傳心自有燈。 夜雨鐘聲禪半榻,悠然清慮寂嚴楞。
拼音

所属合集

#佛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iè):滿足,滿意。
  • 幽情:深遠的情感或心境。
  • 陰疊疊:形容樹木茂密,層層疊疊。
  • 窗牖(yǒu):窗戶。
  • 翠層層:形容窗外景色綠意盎然,層次分明。
  • 悟空:佛教中指悟透空無的心境。
  • 無相:佛教用語,指超越形相,達到無我之境。
  • 宗棒:指佛教中的教義或法門。
  • 傳心:指心心相印,思想或感情的傳遞。
  • 自有燈:比喻佛教的智慧如燈,照亮心靈。
  • 禪半榻:指在禪牀上半躺半坐,進行禪修。
  • 悠然:形容心情悠閒自在。
  • 清慮:清除雜念,使心境清淨。
  • 寂嚴楞:指禪定中的寂靜和莊嚴。

翻譯

傍晚時分匆匆尋找僧人投宿,偶然間滿足了我對幽靜之情的嚮往,便登上了高閣。閣外的樹林煙霧繚繞,層層疊疊,樹影婆娑,透過窗戶映入眼簾的是翠綠的層層景色。我悟到了空無的心境,原本就超越了形相,而佛教的教義則在心中如燈火般傳承。夜雨中,鐘聲在禪室中迴盪,我半躺在禪牀上,心情悠閒自在,清除了雜念,心境變得寂靜而莊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傍晚投宿禪庵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幽靜環境的描寫和對禪修心境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詩中「閣外菸林陰疊疊,影來窗牖翠層層」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靜謐的禪境圖,而「悟空入定原無相,宗棒傳心自有燈」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和體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嚮往和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