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宴起再用玄覽臺韻

· 黃佐
庭戶無聲車馬遙,坐來人境更寥寥。 即看太極源於昊,真覺心傳不待堯。 巨浸尚憑孤柱在,貞筠那逐四時彫。 龍圖鳳閣千年事,感應還應自碧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玄覽臺:指一個高臺,可以遠眺,玄覽意爲深遠的觀察。
  • 庭戶:庭院的大門。
  • 人境:人間世界。
  • 太極: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指宇宙最初的狀態,萬物之始。
  • :指天空,廣大的空間。
  • 心傳:指心靈的傳承或啓示。
  • :古代傳說中的聖君。
  • 巨浸:大水,比喻巨大的困難或挑戰。
  • 孤柱:單獨的支柱,比喻支撐的力量。
  • 貞筠:堅貞的竹子,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四時彫:四季的變化。
  • 龍圖鳳閣:指古代帝王的宮殿,象徵着權力和榮耀。
  • 碧霄:青天,高空。

翻譯

庭院的大門靜悄悄,車馬聲遠去,坐在這裏,人間世界顯得更加空曠。 我看到太極的源頭來自廣闊的天空,真正感受到心靈的傳承無需等待聖君堯。 面對巨大的挑戰,依然有堅強的支柱支撐,堅貞的竹子不會隨着四季的變化而凋零。 龍圖鳳閣這些千年的輝煌,其感應和啓示還是來自高遠的青天。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靜謐的庭院和遙遠的車馬聲,表達了詩人對宇宙和人生深邃思考的意境。詩中「太極源於昊」體現了詩人對宇宙起源的哲學思考,而「心傳不待堯」則表達了詩人對心靈傳承的獨立見解。後兩句通過對「孤柱」和「貞筠」的比喻,強調了堅韌不拔的精神。最後,詩人將歷史的長河與高遠的青天相聯繫,表達了對歷史和未來的深刻洞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