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興八首

· 黃佐
燕京二月芳草新,天南嗟有未歸人。 清泉白石入幽夢,紫燕黃鸝鳴好春。 三殿奔趨連日夕,九衢車馬雜風塵。 棲遲鳳沼渾何事,吟望漁舟獨愴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京:即今北京。
  • :歎息。
  • 紫燕黃鸝:紫色的燕子和黃色的鸝鳥,這裡指春天的鳥兒。
  • 三殿:指皇宮中的三大殿,這裡泛指宮殿。
  • 九衢:指京城中的街道。
  • 鳳沼:指皇宮中的池沼,這裡比喻官場。
  • 愴神:悲傷。

繙譯

燕京的二月,芳草初生,清新可人,而我這南方人卻歎息自己仍是未歸之人。夢中我走進了幽靜的山穀,那裡有清澈的泉水和潔白的石頭,醒來時聽到紫燕和黃鸝在春天裡歡快地鳴叫。我在皇宮中忙碌奔走,日以繼夜,京城的街道上車馬喧囂,風塵僕僕。我在官場中徘徊,不知所爲何事,衹是獨自吟詠,望著遠処的漁舟,心中充滿了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燕京的景象,通過對比芳草新綠與未歸人的孤獨,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清泉白石”與“紫燕黃鸝”形成了鮮明的意象對比,前者代表詩人內心的甯靜與曏往,後者則是現實生活的喧囂與繁忙。結尾的“吟望漁舟獨愴神”更是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