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玄覽臺偶成

· 黃佐
莫春春服喜初成,玄覽臺前日最明。 鼓瑟未能追雅調,浴沂聊試濯塵纓。 濟川似見南溟楫,懷闕偏依北斗城。 欲會點狂當日意,滿林梧竹送春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莫春:暮春,即春末。
  • 春服:春天的衣服。
  • 玄覽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作者所在地的觀景臺。
  • 鼓瑟:彈奏瑟這種樂器。
  • 雅調:高雅的音樂。
  • 浴沂:在沂水中沐浴,這裏指洗滌心靈。
  • 濯塵纓:清洗塵世的煩惱。
  • 濟川:渡河,比喻達到某種境界或目標。
  • 南溟:指南方的海,這裏可能指遙遠的南方。
  • :船槳,這裏指船。
  • 懷闕:懷念宮闕,指懷念京城。
  • 北斗城:指京城,因北斗星象徵皇權。
  • 點狂:指孔子弟子曾點所說的「狂簡」,即志向高遠而行爲簡樸。
  •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來象徵高潔。

翻譯

暮春時節,我歡喜地穿上了春裝,站在玄覽臺前,陽光最爲明媚。我雖然不會彈奏高雅的瑟曲,但在這沂水邊洗滌心靈,也足以洗去塵世的煩惱。我彷彿看到了渡過南溟的船隻,心中懷念着遙遠的京城,依偎在象徵皇權的北斗星下。我想要體會孔子弟子曾點當日所說的那種志向高遠而行爲簡樸的意境,只見滿林的梧桐和竹子在春風中沙沙作響,彷彿在送別春天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日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高潔志向的嚮往和對塵世煩惱的超脫。詩中「鼓瑟未能追雅調,浴沂聊試濯塵纓」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高雅藝術的嚮往,又表達了對塵世煩惱的洗滌。而「濟川似見南溟楫,懷闕偏依北斗城」則進一步以渡河和懷念京城爲喻,抒發了對遠大理想的追求和對京城的眷戀。最後,詩人通過對「點狂」意境的追求,以及「滿林梧竹送春聲」的自然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嚮往高潔的精神境界。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