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自京師赴常齋鍾子夜宴二首

· 黃佐
魏闕勞君千里夢,粵巢分我一枝安。 即看春事辭鶯燕,且盡芳樽共肺肝。 沙塢雨餘花氣近,江城風定角聲寒。 相看此夕清狂甚,從此過逢興未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魏闕:古代宮門上的樓觀,代指朝廷。
  • 粵巢:指廣東的居所。
  • 沙隖:沙洲上的小屋。
  • 角聲:古代軍中號角的聲音。

繙譯

離開京師,千裡之外的朝廷仍在夢中牽動我的心,廣東的居所卻給了我一份安甯。春天的事務已經告別了鶯燕,現在衹願與朋友們共飲美酒,暢談心事。雨後的沙洲小屋附近,花香四溢;江城中風已定,軍中的號角聲卻帶著寒意。今夜我們相聚,盡情享受這份清狂,相信未來的相逢,興致依舊不會減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離開京師後的心情與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魏闕”與“粵巢”形成對比,一者代表遠方的牽掛,一者代表眼前的安甯。後兩句通過對春景和夜晚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友情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