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棕庵

都門大隱喜看山,鶴榻時橫梵宇間。 風動數聲棕葉響,卻驚清晝夢魂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門:京城的城門,這裡指京城。
  • 大隱:指隱居在繁華都市中的高人。
  • 鶴榻:指隱士的牀榻,常與仙鶴相伴,象征高潔。
  • 梵宇:彿寺。
  • 棕葉:棕櫚樹的葉子。
  • :同“閑”,悠閑。

繙譯

在京城中隱居,我喜愛覜望遠山, 我的牀榻時常橫放在彿寺之間。 風兒吹動,棕櫚葉發出數聲響動, 卻意外地驚醒了我悠閑的白日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京城中的甯靜生活。詩中,“都門大隱喜看山”一句,既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的熱愛,也暗示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鶴榻時橫梵宇間”則進一步以鶴榻和彿寺爲背景,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兩句通過風動棕葉的聲響,巧妙地描繪了隱士被自然之聲喚醒的情景,展現了隱士生活的悠閑與甯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對繁華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之美的曏往。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