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詹中丞邀遊南池適平寇捷至次少陵
杜老經遊處,觀瀾泛畫船。
早荷堪宿鷺,夏木未聞蟬。
尊俎清東土,鐃歌徹北天。
醉歸風籟起,涼思欲披氈。
溝洫通新徑,沙棠易舊船。
囀枝惟有鳥,抱葉道無蟬。
日麗青徐地,雲開海岱天。
晚來風絮靜,回首白鋪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詹中丞:指明代官員詹仰庇,曾任中丞,即都察院左都禦史。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少陵,故稱。
- 觀瀾:觀賞水波的起伏。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裡指宴蓆。
- 鐃歌:古代軍中樂歌,用以激勵士氣。
- 風籟:風聲。
- 溝洫:田間的水溝。
- 沙棠:一種樹木,這裡指用沙棠木制成的船。
- 囀枝:鳥在枝頭鳴叫。
- 青徐:指青州和徐州,古代地名。
- 海岱:指海和泰山,這裡泛指東方地區。
- 風絮:飄動的柳絮。
繙譯
在杜甫曾經遊歷的地方,觀賞著波瀾起伏的水麪,我們乘坐著畫船。早開的荷花吸引著宿鷺,夏日的樹木還未聽到蟬鳴。宴蓆上清雅的東土風味,鐃歌聲響徹北方的天空。醉酒後歸來,風聲響起,涼意襲來,幾乎要披上氈毯。
水溝與新開辟的小逕相通,沙棠木制成的船替換了舊船。鳥兒在枝頭鳴叫,衹有鳥聲,沒有蟬鳴。陽光照耀著青州和徐州的大地,雲彩在東方天空散開。夜晚來臨時,風和柳絮都靜止了,廻首望去,白色的氈毯鋪展開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遊南池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生動描繪,展現了夏日特有的甯靜與清新。詩中“早荷堪宿鷺,夏木未聞蟬”一句,既表現了荷花的盛開吸引宿鷺,又暗示了夏日的甯靜,蟬聲尚未響起。後文中的“尊俎清東土,鐃歌徹北天”則通過宴蓆和軍樂的描寫,增添了詩中的文化氛圍和歷史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三窮啚詩時九首爲周侍御同年 》 —— [ 明 ] 黃佐
- 《 壽孫九峰尚書二首 其一 》 —— [ 明 ] 黃佐
- 《 又贈青蘿王子與倫子同行 》 —— [ 明 ] 黃佐
- 《 凍開初發 》 —— [ 明 ] 黃佐
- 《 答侯少參惠雁宕明茶 》 —— [ 明 ] 黃佐
- 《 莫春朝陵西遊次張石川韻十首 》 —— [ 明 ] 黃佐
- 《 粵洲塘前絲瓜除架有感 》 —— [ 明 ] 黃佐
- 《 春夜曲爲邊將婦作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