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會以新秋同年雅集爲韻六首在會者顧僉憲溱劉僉憲喬餘給諫經樑侍御世驃倫侍御以諒及予也
海濆集羣彥,蜚英振風雅。
對月成七人,可以當作者。
顧予忝嘉招,瓦缶混瓊斝。
天長去雁回,霜急飛梧下。
因之感搖落,忘情共陶寫。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濆(pén):海邊。
- 蜚英:指英才。
- 振風雅:振興文學藝術。
- 七人:指在場的七位文人。
- 忝(tiǎn):謙詞,表示自己不配或不稱職。
- 嘉招:美好的邀請。
- 瓦缶(fǒu):陶製的容器,比喻自己的作品或才能。
- 瓊斝(jiǎ):美玉製成的酒器,比喻他人的作品或才能。
- 天長:天空遼闊。
- 去雁:南飛的雁。
- 霜急:霜降得急,指深秋。
- 飛梧:梧桐葉隨風飄落。
- 搖落:指草木凋零。
- 陶寫:陶冶情操,抒發情感。
翻譯
在海邊聚集了一羣英才,他們振興了文學藝術。 對着月光,我們七人相聚,可以算是文學的創作者。 我感到自己不配這樣的美好邀請,我的作品如同普通的瓦缶,混雜在美玉製成的酒器中。 天空遼闊,南飛的雁已經迴歸,深秋的霜降得急,梧桐葉隨風飄落。 因此我感慨草木的凋零,忘卻了情感,共同陶冶情操,抒發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海邊文人雅集的場景,通過對比自己的「瓦缶」與他人的「瓊斝」,表達了作者的自謙之情。詩中「天長去雁回,霜急飛梧下」一句,既描繪了深秋的景象,又隱喻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最後,作者通過「感搖落,忘情共陶寫」來表達對自然變遷的感慨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體現了文人雅集中的情感交流與文學追求。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南歸途中雜詩二十二首 》 —— [ 明 ] 黃佐
- 《 西湖晚別金徐邵三同年 》 —— [ 明 ] 黃佐
- 《 八美詩八章章八句美同館八君子也分攜眷戀聊宣別情云爾 其六 廖太史 》 —— [ 明 ] 黃佐
- 《 乙酉守歲 》 —— [ 明 ] 黃佐
- 《 雨花臺次顧東橋司空韻 》 —— [ 明 ] 黃佐
- 《 文淵閣登望嘉靖乙酉 》 —— [ 明 ] 黃佐
- 《 初宿大興隆寺禪幌偶作 》 —— [ 明 ] 黃佐
- 《 宮僚燕集次許鬆皋冢宰韻四首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