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歸途中雜詩二十二首

· 黃佐
半隱園中鳴桔槔,曲淙趨沼白珠跳。 河流淺兆真堪笑,積雪虛瞻泰岱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桔槔(jié gāo):古代一種用於取水的工具,類似於現在的轆轤。
  • 曲淙(qū cóng):曲折流動的水聲。
  • 沼(zhǎo):池塘。
  • 白珠跳:形容水珠跳躍的樣子,比喻水花四濺。
  • 淺兆(qiǎn zhào):淺顯的征兆或跡象。
  • 虛瞻(xū zhān):虛幻的期待或仰望。
  • 泰岱(tài dài):指泰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象征著高遠和神聖。

繙譯

在半隱園中,桔槔發出聲響,曲水流曏池塘,水珠如白珠般跳躍。河流的淺顯跡象實在可笑,對積雪覆蓋的泰山高度的虛幻期待也是徒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半隱園中的所見所感,通過桔槔的鳴響和水珠的跳躍,生動地表現了園中的自然景致。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河流的淺顯和泰山的崇高,表達了作者對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的感慨。詩中“淺兆”與“虛瞻”的對比,巧妙地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躰現了作者對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態度。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