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子汝孝二首

· 黃佐
夙駕辛夷車,長安澹遨遊。 曠懷屬玄造,高步眇通侯。 寵門無轍跡,金蜩豈足求。 曲肱樂孔性,鳴琴銷夏憂。 朅求粵城曲,鼓棹歌夷猶。 緬懷戎馬間,金戈雜霜矛。 陰山無墜羽,函殽有焚舟。 昔建關張業,今同巢許儔。 登臺望寰海,??盡蜉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駕(sù jià):早起駕車出行。
  • 辛夷車:用辛夷木製成的車,這裏指精美的車。
  • 澹遨遊(dàn áo yóu):悠閒地遊玩。
  • 曠懷(kuàng huái):開闊的胸懷。
  • 玄造(xuán zào):深遠的造化,指自然或天命。
  • 高步(gāo bù):高遠的步伐,比喻志向遠大。
  • 通侯(tōng hóu):古代爵位名,這裏指高官顯貴。
  • 寵門(chǒng mén):指權貴之家。
  • 金蜩(jīn tiáo):金蟬,比喻高官厚祿。
  • 曲肱樂(qū lè kǒng xìng):在簡樸的生活中找到樂趣,符合孔子的生活態度。
  • 鳴琴(míng qín):彈琴。
  • 銷夏憂(xiāo xià yōu):消除夏日的憂愁。
  • 朅求(qiè qiú):尋求。
  • 粵城曲(yuè chéng qǔ):廣東地區的歌曲。
  • 鼓棹(gǔ zhào):划船。
  • 歌夷猶(gē yí yóu):邊唱歌邊猶豫。
  • 緬懷(miǎn huái):深切懷念。
  • 戎馬間(róng mǎ jiān):戰爭中。
  • 金戈雜霜矛(jīn gē zá shuāng máo):金色的戈和霜色的矛,指戰爭的武器。
  • 陰山(yīn shān):山名,這裏指邊疆。
  • 墜羽(zhuì yǔ):掉落的羽毛,比喻失敗或損失。
  • 函殽(hán xiáo):函谷關和殽山,指險要之地。
  • 焚舟(fén zhōu):燒燬船隻,比喻決一死戰。
  • 關張業(guān zhāng yè):關羽和張飛的事業,指英雄事蹟。
  • 巢許儔(cháo xǔ chóu):巢父和許由的同伴,指隱士。
  • 登臺(dēng tái):登上高臺。
  • 寰海(huán hǎi):世界。
  • ??(yǎo yǎo):遙遠的樣子。
  • 蜉蝣(fú yóu):一種小昆蟲,生命短暫,比喻短暫的人生。

翻譯

早起駕着精美的辛夷車,在長安悠閒地遊玩。心胸開闊,感受着深遠的造化,志向遠大,超越了高官顯貴。權貴之家沒有我的足跡,高官厚祿也不值得追求。在簡樸的生活中找到樂趣,符合孔子的生活態度,彈琴消除夏日的憂愁。尋求廣東地區的歌曲,划船唱歌,邊唱邊猶豫。深切懷念戰爭中的歲月,金色的戈和霜色的矛交錯。邊疆沒有失敗,險要之地有決一死戰的決心。過去有關羽和張飛的英雄事蹟,現在與隱士爲伴。登上高臺眺望世界,遙遠的地方盡是短暫的人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戰爭歲月的懷念。詩人通過對比權貴生活和簡樸生活,表達了自己對高官厚祿的不屑和對自然、天命的敬畏。詩中「曲肱樂孔性,鳴琴銷夏憂」一句,體現了詩人在簡樸生活中找到的樂趣和寧靜。最後,詩人通過「登臺望寰海,??盡蜉蝣」的描繪,抒發了對人生短暫的感慨,以及對遠大志向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