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封君陶醒齋

· 黃佐
結宇廬山曲,雅性違囂塵。 默觀大化遷,醨俗何由醇。 黃虞去我久,糟粕安能神。 澹然守吾樞,所味唯道真。 陽明一相見,呼作獨醒人。 圖書付兒曹,弦誦何莘莘。 卓爲柱下史,或充華國賓。 澤物固自我,稍與軒冕親。 期頤玩日月,代序恆依辰。 逸峯映澄流,信步多所欣。 濂溪與鹿洞,素志誠殷勤。 盈垣杏花發,覺有無邊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宇:建造房屋。
  • 廬山:山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 雅性:高雅的性情。
  • 違囂塵:遠離喧囂和塵世。
  • 默觀:靜靜地觀察。
  • 大化:自然的變化。
  • 醨俗:淺薄的風俗。
  • :純正。
  • 黃虞:黃帝和虞舜,古代的聖王。
  • 糟粕:比喻無用的東西。
  • 澹然:淡泊,寧靜。
  • 守吾樞:堅守我的原則。
  • 陽明: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學說。
  • 獨醒人:清醒的人,比喻有遠見的人。
  • 圖書:書籍。
  • 付兒曹:交給子孫。
  • 弦誦:絃歌和誦讀,指學習。
  • 莘莘:衆多。
  • 柱下史:古代官名,負責記錄歷史。
  • 華國賓:國家的貴賓。
  • 澤物:施惠於人。
  • 軒冕:古代官員的車馬和冠服,代指官職。
  • 期頤:百歲,長壽。
  • 代序:按照次序。
  • 逸峯:秀麗的山峯。
  • 澄流:清澈的流水。
  • 濂溪:地名,位於江西省。
  • 鹿洞:地名,位於江西省。
  • 盈垣:充滿圍牆。
  • 杏花:杏樹的花。

翻譯

在廬山的彎曲處建造房屋,我遠離喧囂塵世,性情高雅。靜靜地觀察自然的變化,淺薄的風俗如何能變得純正。黃帝和虞舜離我們已經很久了,他們的無用之物怎能成爲我們的精神寄託。我淡泊寧靜,堅守我的原則,所追求的只是道的真諦。一旦接觸到王陽明的學說,我被稱作清醒的人。我將書籍交給子孫,他們學習的熱情十分高漲。他們中有的人成爲記錄歷史的官員,有的人成爲國家的貴賓。我施惠於人,雖然與官職有所親近。我享受着長壽,按照次序觀察日月交替。秀麗的山峯映襯着清澈的流水,我信步而行,處處感到欣喜。濂溪和鹿洞,我真誠地嚮往。圍牆裏杏花盛開,我感覺到無邊的春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高雅之士遠離塵囂,隱居廬山的生活。他靜觀自然,追求道的真諦,將書籍傳承給子孫,享受着長壽和自然美景帶來的愉悅。詩中表達了對淺薄風俗的不滿和對純正道德的嚮往,同時也展現了對子孫教育的重視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道德追求的執着。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