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堂禪師重修龍興寺祝聖宮鳴山先叔撰文未及登石忽三十載於茲偶搜出遺稿幾成蝌蚪因爲之勒募工鐫之感賦

乘風踏靄到叢林,秋霽晴嵐掛碧岑。 梵宇居然留佛念,■文恍爾見丹心。 憑高雖有登臨興,搦管因之感慨深。 賴有英靈長不滅,嵩呼千載效微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ǎi):輕霧。
  • 叢林:指寺廟。
  • 秋霽:秋天的晴朗天氣。
  • 晴嵐:晴朗天氣中的山間霧氣。
  • 碧岑 (bì cén):青翠的小山。
  • 梵宇:佛寺。
  • ■文:此處可能指碑文或重要的文獻。
  • 恍爾:忽然間。
  • 搦管 (nuò guǎn):執筆。
  • 感慨深:深感感慨。
  • 英靈:指已故的英雄或重要人物的精神。
  • 嵩呼:高聲呼喊,表示敬意。
  • 微諶 (wēi chén):微小的貢獻。

翻譯

乘着風,踏着輕霧,我來到了這片寺廟的叢林,秋天的晴朗天氣下,山間的霧氣掛在青翠的小山上。佛寺依然保留着佛陀的思念,那重要的文獻忽然間顯現出赤誠之心。站在高處,雖然有登高望遠的興致,但執筆之際,深感感慨。幸好有那些英靈的精神長存不滅,千百年來,我們高聲呼喊,表達對他們的微小貢獻的敬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秋日晴朗之時訪問寺廟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寺廟文化的回顧,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慨。詩中「梵宇居然留佛念,■文恍爾見丹心」一句,既展現了寺廟的莊嚴與歷史的厚重,也透露出作者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敬仰。結尾的「嵩呼千載效微諶」則強調了英靈精神的永恆和對後人的激勵作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歷史英雄的尊重與懷念。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