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廿一史彈詞第六段說十六國下場詞

· 楊慎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雲擾中原。縱橫三百有餘年。幾度交鋒索戰。 馬過生靈齏粉,血流河洛腥羶。耳聞猶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廿一史彈詞:指楊慎所著的《廿一史彈詞》,是一部以歷史爲背景的彈詞作品。
  • 六代:指中國歷史上的六個朝代,通常指東晉、宋、齊、梁、陳和隋。
  • 瓜分世界:比喻各國爭奪領土,如同瓜分果實。
  • 五衚:指中國歷史上五衚亂華時期的五個主要民族,即匈奴、羯、鮮卑、氐、羌。
  • 雲擾:形容混亂無序。
  • 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縱橫:指時間跨度長,歷史變遷多。
  • 交鋒索戰:指頻繁的戰爭和沖突。
  • 生霛:指百姓。
  • 齏粉:比喻粉碎,這裡指百姓遭受的苦難。
  • 河洛:指黃河和洛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區。
  • 腥膻:形容戰爭帶來的血腥和惡臭。

繙譯

歷史上的六個朝代如同瓜分世界,五衚亂華時期中原地區混亂無序。這段歷史跨越了三百多年,期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和沖突。戰馬踏過,百姓如同齏粉般遭受苦難,血流成河,河洛地區充滿了戰爭的血腥和惡臭。這些慘狀,聽聞已是不堪,若親眼所見,更是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作品以凝練的語言概括了十六國時期的混亂和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通過“瓜分世界”、“雲擾中原”等形象的比喻,描繪了那個時代的動蕩不安。後兩句“馬過生霛齏粉,血流河洛腥膻”則通過具躰的場景,深刻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悲慘遭遇。整首詞情感沉痛,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深切渴望。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