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助教判夔府

· 黃佐
夔府雌塗望倅車,橋門衿佩擁除書。 傳經劉向情無厭,化蜀文翁澤有餘。 飛鷁忽看天作練,臥龍猶說草爲廬。 知君露冕行春處,應有新詩錦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夔府:地名,即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
  • 雌塗:古代神話中的一種塗山氏,此處可能指夔州的地理特徵或神話傳說。
  • 倅車:副車,指副使的車。
  • 橋門:古代學宮前門的一種,此處指學宮。
  • 衿佩:古代學子所佩的飾物,此處代指學子。
  • 除書:任命官員的文書。
  • 劉向:西漢文學家、經學家,此處可能指劉助教。
  • 化蜀文翁:指文翁,西漢時期蜀郡太守,以教化蜀地著稱。
  • 飛鷁: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水鳥,此處可能指飛翔的景象。
  • 臥龍:指隱居的賢才,此處可能指劉助教。
  • 露冕:古代官員的禮帽,此處指官員。
  • 新詩:新的詩作。
  • 錦不如:比喻詩文之美,勝過錦繡。

翻譯

在夔州,人們期盼着副使的車駕,學宮前的橋門聚集着學子,他們圍繞着任命文書。傳授經書的劉向(劉助教)永不滿足,如同文翁教化蜀地,留下的恩澤依舊豐盈。飛翔的鷁鳥彷彿將天空織成白練,臥龍(隱居的賢才)仍在談論着用草搭建的廬舍。我知道你作爲官員巡視春日的景象,必定會有新詩問世,其文采之美,勝過錦繡。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劉助教在夔州的教化之功,將其比作文翁,表達了對其教書育人、傳播文化的敬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飛鷁忽看天作練」和「臥龍猶說草爲廬」,展現了詩人對劉助教才華和品德的讚美。結尾處預言劉助教將會有新的詩作問世,其文采將超越錦繡,顯示了對劉助教未來成就的期待和信心。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