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夔府:地名,即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
- 雌塗:古代神話中的一種塗山氏,此處可能指夔州的地理特徵或神話傳說。
- 倅車:副車,指副使的車。
- 橋門:古代學宮前門的一種,此處指學宮。
- 衿佩:古代學子所佩的飾物,此處代指學子。
- 除書:任命官員的文書。
- 劉向:西漢文學家、經學家,此處可能指劉助教。
- 化蜀文翁:指文翁,西漢時期蜀郡太守,以教化蜀地著稱。
- 飛鷁: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水鳥,此處可能指飛翔的景象。
- 臥龍:指隱居的賢才,此處可能指劉助教。
- 露冕:古代官員的禮帽,此處指官員。
- 新詩:新的詩作。
- 錦不如:比喻詩文之美,勝過錦繡。
翻譯
在夔州,人們期盼着副使的車駕,學宮前的橋門聚集着學子,他們圍繞着任命文書。傳授經書的劉向(劉助教)永不滿足,如同文翁教化蜀地,留下的恩澤依舊豐盈。飛翔的鷁鳥彷彿將天空織成白練,臥龍(隱居的賢才)仍在談論着用草搭建的廬舍。我知道你作爲官員巡視春日的景象,必定會有新詩問世,其文采之美,勝過錦繡。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劉助教在夔州的教化之功,將其比作文翁,表達了對其教書育人、傳播文化的敬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飛鷁忽看天作練」和「臥龍猶說草爲廬」,展現了詩人對劉助教才華和品德的讚美。結尾處預言劉助教將會有新的詩作問世,其文采將超越錦繡,顯示了對劉助教未來成就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