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立春感懷次樑南皋韻三首

· 黃佐
萱草淩寒先自生,皋禽掠暖復交鳴。 百年未滿秖須醉,萬事逢新殊可驚。 楚地雪霜當嶺盡,粵臺雲物到春明。 登臨一笑人間世,猶有滄浪堪濯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萱草:一種植物,又名忘憂草。
  • 淩寒:冒着寒冷。
  • 皋禽:水邊的鳥。
  • 掠暖:趁着溫暖。
  • :只。
  • 殊可驚:非常令人驚訝。
  • 粵臺:指廣東一帶。
  • 雲物:景物,風光。
  • 春明:春天的明媚。
  • 滄浪:水名,也泛指清澈的水。
  • 濯纓: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翻譯

萱草在寒冷中率先生長,水邊的鳥兒趁着溫暖再次交相鳴叫。 人生百年未滿,只應盡情醉飲,每逢新事物,都異常令人驚訝。 楚地的雪霜在山嶺上逐漸消盡,廣東的景物到了春天變得明媚。 登高望遠,一笑看人間世界,仍有清澈的水可以洗滌我的帽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去春來的景象,通過萱草和皋禽的生動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活力。詩中「百年未滿秖須醉」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豁達態度,而「萬事逢新殊可驚」則體現了對新事物的敏感與好奇。後兩句通過對楚地和粵颱風物的對比,進一步以春天的到來象徵新生與希望。結尾的「登臨一笑人間世,猶有滄浪堪濯纓」則抒發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高潔的情操。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