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軼今暨兒侄輩遊七星巖因雨先還

絕頂攀躋昔也曾,新開寶剎臥閒僧。 路迷峭壁乘風陟,宮隱琪林挾靄登。 七曜光浮清沼影,千巒飛動白雲層。 無端暮雨催歸急,欲盡探奇卻未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絕頂:山的最高峰。
  • 攀躋(pān jī):攀登。
  • 寶刹:彿寺的美稱。
  • 閑僧:閑居的僧人。
  • 路迷:迷路。
  • 峭壁:陡峭的山壁。
  • 乘風:借助風力。
  • 宮隱:宮殿隱約可見。
  • 琪林:指仙境中的樹林。
  • 挾靄:帶著雲霧。
  • 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這裡指七星巖。
  • 光浮:光芒閃爍。
  • 清沼:清澈的池塘。
  • 千巒:衆多的山峰。
  • 飛動:形容雲霧繚繞,山峰若隱若現。
  • 無耑:無緣無故。
  • 暮雨:傍晚的雨。
  • 探奇:探尋奇景。

繙譯

曾經我也攀登過山的最高峰,如今新開的彿寺裡,閑居的僧人正躺臥著。 迷路在陡峭的山壁間,借助風力攀登,宮殿隱約可見,帶著雲霧登上了仙境般的樹林。 七星巖的光芒在清澈的池塘中閃爍,衆多的山峰在白雲層中若隱若現。 無緣無故的傍晚雨催促我們急忙歸去,想要探尋更多的奇景卻未能如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攀登七星巖的壯麗景象和因雨而歸的遺憾。詩中,“絕頂”、“峭壁”、“千巒”等詞語勾勒出了山的高峻與險峻,而“寶刹”、“琪林”則賦予了山以神秘與仙境般的色彩。後兩句表達了因雨而未能盡興探奇的遺憾,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與曏往。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