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道中

迂拙繇來事事遲,一官如奕東西移。 孤舟方向凌江發,單騎又從桂嶺馳。 浪跡悠悠堪自笑,浮名落落任人癡。 短長尺寸何曾效,空使頭顱雪染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迂拙:愚笨而不靈活。
  • 繇來:由來,一直以來。
  • 事事遲:做事情總是慢一步。
  • 一官如奕:比喻官職變動頻繁,如同下棋時棋子的移動。
  • 東西移:四處移動,指官職的頻繁調動。
  • 孤舟:獨自一人的小船。
  • 方向:朝着。
  • 凌江發:在江上出發。
  • 單騎:獨自騎馬。
  • 桂嶺馳:在桂嶺(地名)疾馳。
  • 浪跡:流浪的足跡。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
  • 浮名:虛名,不實的名聲。
  • 落落:形容孤傲,不與世俗同流。
  • 任人癡:任由他人嘲笑。
  • 短長尺寸:指官職的高低。
  • 何曾效:何曾有所作爲。
  • 頭顱雪染絲:比喻頭髮變白,形容年老。

翻譯

我這個愚笨而不靈活的人,一直以來做事情總是慢一步,官職變動頻繁,如同下棋時棋子的移動,四處奔波。我獨自一人乘着小船在江上出發,又獨自騎馬在桂嶺疾馳。我流浪的足跡長久而遙遠,足以自嘲,虛名孤傲,任由他人嘲笑。我的官職高低,何曾有所作爲,只是徒然讓頭髮變白,年老色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官場生涯的無奈和自嘲。詩中,「迂拙繇來事事遲」一句,既是對自己性格的描述,也暗示了他在官場上的不得意。「一官如奕東西移」則形象地描繪了官職的頻繁變動,反映了當時官場的動盪不安。後兩句「孤舟方向凌江發,單騎又從桂嶺馳」,通過具體的行動描寫,展現了詩人孤獨奔波的生活狀態。最後兩句「短長尺寸何曾效,空使頭顱雪染絲」,則是對官場生涯的總結,表達了對虛名浮利的淡漠和對年華老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世事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