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鼓山絕頂懷林公濟

天路蒼蒼色,風泉觿觿聲。 未驚人境絕,已覺客懷清。 轉石生江海,分林隔雨晴。 故人期不至,雙眼落秋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路:指高遠的天空之路,比喻山的高峻。
  • 蒼蒼:深藍色,形容天空的顏色。
  • 觿觿(xī xī):形容風聲或水聲。
  • 人境:人間的地方,這裏指山的高處。
  • 客懷:旅人的心情或思緒。
  • 轉石:滾動或移動的石頭。
  • 分林:樹木分隔的地方。
  • 故人:老朋友。
  • 期不至:約定了卻沒有到來。
  • 雙眼:指眼睛。
  • 秋城:秋天的城市。

翻譯

天空之路呈現出深藍色,風聲和水聲交織在一起,發出觿觿的聲音。 雖然還未到達人跡罕至的絕頂,但已經感覺到旅人的心情變得清澈。 滾動的石頭似乎預示着江海的壯闊,樹木分隔的地方將雨晴相隔。 老朋友約定了卻沒有到來,我只能用雙眼凝視着秋天的城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天路蒼蒼色」和「風泉觿觿聲」等自然元素,傳達出山的高遠和自然的壯美。詩中「未驚人境絕,已覺客懷清」表達了即使未到達最高點,心靈已經得到淨化和昇華。後兩句則通過「轉石生江海」和「分林隔雨晴」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變幻和旅人的期待。結尾的「故人期不至,雙眼落秋城」則透露出對友人的思念和秋日的孤寂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深切感受。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