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江亭中秋得江字

雲雨黃昏無處所,虛亭涼色滿空江。 客中良夜秋三五,水底青天月一雙。 露氣凝珠依玉樹,桂花飛霰落銀缸。 相看況有同心在,弄影酣歌坐竹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汲江亭:亭名,位於江邊。
  • 黃昏:傍晚時分。
  • 無處所:沒有固定的地點。
  • 虛亭:空曠的亭子。
  • 涼色:涼爽的景象。
  • 空江:空曠的江面。
  • 客中:旅途中。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秋三五:指中秋節,即農曆八月十五。
  • 水底青天月一雙:形容月亮倒映在水中,如同水中和天上各有一輪明月。
  • 露氣凝珠依玉樹:露水凝結成珠,依附在玉樹(指月光下的樹)上。
  • 桂花飛霰落銀缸:桂花像霰雪一樣飄落,落在銀色的水缸中。
  • 弄影:玩弄影子,指月光下的影子。
  • 酣歌:盡情歌唱。

翻譯

在汲江亭中,黃昏時分,雲雨交加,沒有固定的地點。空曠的亭子裏,涼爽的景象充滿了空曠的江面。在旅途中,中秋節的美好夜晚,水底和天上各有一輪明月。露水凝結成珠,依附在月光下的樹上,桂花像霰雪一樣飄落,落在銀色的水缸中。我們相聚在一起,有共同的興趣,玩弄月光下的影子,盡情歌唱,坐在竹窗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夜晚在江邊亭子中的景象,通過「雲雨黃昏」、「虛亭涼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空曠、涼爽的氛圍。詩中「水底青天月一雙」巧妙地描繪了月亮倒映在水中,形成雙月的美景。後兩句通過「露氣凝珠」、「桂花飛霰」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秋夜的靜謐與美麗。結尾的「弄影酣歌坐竹窗」則表達了與友人共度良宵的愉悅心情。

黃克晦

明福建惠安人,一作晉江人,字孔昭,號吾野。能詩、善書、工畫,稱三絕。少時於沙岸畫沙作山水景物,長學畫,宗沈周,筆甚蒼勁,稱神品。有《北平稿》、《楚遊集》、《匡廬唱和集》、《吾野詩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