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乙未四月作

無情潮水聲嗚咽。夜夜鵑啼血。幾番芳訊問天涯。不道明朝、已是隔牆花。 夕陽送客咸陽道。休訝歸期早。銅溝新漲出宮牆。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文廷式

文廷式

清江西萍鄉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號芸閣、雲閣、薌德,自號純常子。晚清翰林、詞人,政壇「清流派」領袖之一,帝黨重要人物,與福山王懿榮、南通張謇、常熟曾之撰並稱「四大公車」。 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升侍讀學士,兼日講起居注官。曾任珍妃、瑾妃老師,與汪鳴鑾、張謇等被稱爲「翁(同龢)門六子」,是帝黨重要人物。 甲午戰爭期間多次上疏反對對日求和,中日宣戰後與張百熙等五十餘名京官上聯銜糾參督臣植黨疏,參奏李鴻章及其同僚盛宣懷、張士彬、丁汝昌、衞汝貴、龔照璵、劉含芳、李經方等。《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支持康有爲組織強學會,探討強國之路。次年二月,遭御史楊崇伊參劾,被革職驅逐出京。 戊戌政變後,清廷密電訪拿,遂出走日本。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夏,回國,與容閎、嚴復、章太炎等,參加唐才常召開的「國會」。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失敗後,清廷復下令「嚴拿」。此後數年,文廷式顛沛流離於萍鄉、上海、南京、長沙之間。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卒。 著雜記《純常子枝語》四十卷。另有《中興政要》一卷,《雲起軒詞鈔》一卷,《大元倉庫記》一卷。曾譯《鐵木真帖木兒用兵論》兩編二十七章。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