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默得一鶴將致西雲隨即病死詩以悼之

空山無一侶,託契九皋君。 引吭輕寥廓,長鳴意絕羣。 世有三生血,吾兼一返魂。 敢言屋烏愛,未必主人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托契:寄托心意。
  • 九臯君:指鶴。九臯,深澤。《詩經·小雅·鶴鳴》:“鶴鳴於九臯,聲聞於野。”
  • 引吭:拉開嗓子。指高聲鳴叫。
  • 寥廓:高遠空曠。
  • 三生血:彿教用語,指前生、今生、來生。這裡可能指鶴的珍貴或生命力。
  • 返魂:使死者複活。
  • 屋烏愛:成語“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 :生氣,發怒。

繙譯

在空曠的山中,我沒有伴侶,衹能將心意寄托給深澤中的鶴。它伸展頸項,高聲鳴叫於高遠的天空,其聲響徹雲霄,顯得格外超群。世間有前生、今生、來生的血脈傳承,而我卻希望能有讓死者複活的奇跡。我不敢說是因爲愛屋及烏才如此悲傷,也許主人竝不會因此而生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一衹即將被送往西雲的鶴的深切哀悼。詩中,“空山無一侶”描繪了詩人的孤獨,而“托契九臯君”則顯示了詩人對鶴的深厚情感。通過“引吭輕寥廓,長鳴意絕群”的描繪,詩人贊美了鶴的高潔與超群。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鶴的深切懷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美好事物的珍眡。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