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病間:病中。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做詩。
- 大司馬:古代官名,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長。
- 秦鳳山: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文人。
- 祈雪:祈求下雪。
- 有應:有所迴應,指祈雪成功。
- 香騰:香菸升騰。
- 煙霧昏:煙霧瀰漫,使視線模糊。
- 寒雲:寒冷的雲。
- 釀雪:醞釀着雪。
- 雨暘:雨和晴,指天氣變化。
- 調燮:調和,調整。
- 消渴:中醫病名,指口渴多飲的症狀。
- 病原:病因。
- 瀝疏:瀝,滴水;疏,上書。這裏指上書請求。
- 乞歸:請求歸隱。
- 憂時:憂慮時局。
- 既:已經。
- 尚堪存:尚可忍受。
- 天瓢:神話中盛天水的容器。
- 蒼生:百姓。
- 濟恩:救濟之恩。
翻譯
在病中,我依照大司馬秦鳳山祈雪成功的詩作,寫下了這首和詩。
一炷香菸升騰,煙霧瀰漫,寒雲中似乎醞釀着溫暖的雪。 我坐看雨晴變化,知道公能調和天氣,而我這消渴之病,卻思索着病因。 我上書請求歸隱,尚未得到允許,憂慮時局,尚可忍受。 是何人奪走了天瓢? 去爲百姓帶來救濟之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病中的心情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香騰煙霧昏」和「寒雲釀雪」描繪了祈雪時的神祕氛圍,而「雨暘坐見公調燮」則體現了對大司馬能力的讚賞。後句轉入個人情感,表達了因病思歸和憂國憂民的複雜情感。結尾的「何人大挽天瓢去?去作蒼生濟恩」則是對救濟百姓的期盼,展現了作者的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