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呂園奉次幘峯道長四首

· 符錫
舊識將軍面,曾同八座來。 末寮今白首,陳跡半蒼苔。 舞榭風生幔,蓮池錦作堆。 容知北臺使,重接此時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再遊:再次遊覽。
  • 呂園: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某位姓呂的人的園林。
  • 奉次:敬辤,表示按照次序。
  • 幘峰道長: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道士。
  • 八座:古代高級官員的座位,這裡指高級官員。
  • 末寮:指低級官員或幕僚。
  • 白首:頭發變白,指年老。
  • 陳跡:舊時的痕跡。
  • 蒼苔:青苔,常生長在古舊的牆壁或石頭上。
  • 舞榭:供歌舞用的台榭。
  • 風生幔:風吹動帷幕。
  • 蓮池:種植蓮花的池塘。
  • 錦作堆:形容蓮池中蓮花盛開,如錦綉般美麗。
  • 北台使:北台的使者,北台可能是指某個機搆或地方。
  • 重接:再次相聚。
  • 此時盃:此時此刻的酒盃,指一起飲酒。

繙譯

再次遊覽呂園,按照次序敬獻給幘峰道長四首詩。 曾經認識的將軍,曾一同與高級官員來此。 如今我這低級官員已白發蒼蒼,舊時的痕跡多半已被青苔覆蓋。 歌舞台上風吹動帷幕,蓮池中蓮花盛開如錦綉。 能知道北台的使者,再次與我們相聚在這盃酒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舊時與現今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舊識將軍麪,曾同八座來”與“末寮今白首,陳跡半蒼苔”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詩人從年輕到老去的歷程,以及舊日繁華與今日荒涼的反差。後兩句則通過描繪舞榭和蓮池的景象,以及北台使者的重聚,寄托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友誼的珍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