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大宗伯李公薇園燕集原唱並誠齋汪中丞同韻見示次韻酬二公
名園八月秋花時,靜院日暖飛遊絲。
公方供奉宴桃李,我亦逆旅同京師。
嘉客詩成律愈細,蹇予緣薄來何遲。
定應不謝龍門客,百遍過從豈斁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宗伯:古代官名,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
- 薇園:李公的園名。
- 燕集:宴會。
- 原唱:原作的詩。
- 誠齋:汪中丞的齋名。
- 同韻:使用相同的韻腳。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酬:答謝。
- 律愈細:詩的格律更加精細。
- 蹇予:謙詞,意爲「我」。
- 緣薄:緣分淺薄。
- 龍門客:指高貴的客人。
- 斁思:厭倦思考。
翻譯
在八月的秋花盛開時節,名園中靜謐的院落在溫暖的陽光下,遊絲輕飛。李公正在園中舉行宴會,而我也在京師暫居。貴賓們的詩作格律精細,而我卻因緣分淺薄,來得稍晚。想必不會拒絕我這位龍門客,多次前來拜訪,豈會感到厭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名園中的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詩人與李公及汪中丞的交往。詩中「嘉客詩成律愈細」一句,既讚美了賓客們的詩才,也體現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尊重。末句「百遍過從豈斁思」則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交往的期待,展現了詩人豁達的胸襟和深厚的情誼。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海印寺鏡光閣登高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曉發僕山驛至丕禮驛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宿斗山書院詩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來同遊茅山,家人已迎至鎮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連夜歸報速來,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猶未至 》 —— [ 明 ] 湛若水
- 《 王士招侍御乃尊壽圖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寇子之南都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答侍御朱君詩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別後有懷甘泉洞兼呈板築諸君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