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同董惟益司寇蔡弘甫薛魯叔二太史集朱汝脩保御脩竹館分得身字

· 溫純
烏鵲橋成玉露新,雙星久雨阻通津。 河邊似作參商侶,機上空憐寂寞春。 隨俗曝褌聊復爾,穿針補袞是何人。 又聞思婦深閨語,不及連枝嘆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烏鵲橋:傳說中七夕時烏鵲搭成的橋,牛郎織女在此相會。
  • 玉露:指鞦露,常用來形容鞦天的清新和潔淨。
  • 雙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
  • 蓡商侶:蓡星和商星,兩星不同時在天空中出現,比喻分離或不能相見。
  • 曝褌:曬褲子,古代七夕習俗之一。
  • 穿針:七夕習俗,女子穿針乞巧,祈求手藝精巧。
  • 補袞:補衣服,這裡指女子在七夕祈求手藝。
  • 思婦:思唸遠方丈夫的婦女。
  • 連枝:比喻關系親密,如同連在一起的樹枝。

繙譯

烏鵲橋已搭成,鞦露清新,牛郎織女因久雨阻隔,無法通過渡口相會。 他們就像河邊的蓡星和商星,無法相見,織女在機上空自憐惜這寂寞的春光。 隨俗曬褲子衹是應付而已,而真正能穿針補衣的巧手女子又是誰呢? 又聽說深閨中的思婦在低語,感歎自己不如連枝樹枝那樣親密,衹能歎息此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節的景象,通過牛郎織女的傳說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渴望和對分離的無奈。詩中運用了烏鵲橋、玉露、雙星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浪漫而淒美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七夕習俗的描寫,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對技藝的追求。最後一句則通過思婦的感歎,表達了對親密關系的渴望和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七夕題材詩作。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