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 張羽
閒門催閉早,日落古垣深。 移牀傍秋草,對月聞高砧。 角巾清露氣,華觴淡夕陰。 毋言怨遙夜,幽獨故予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古垣(yuán):古老的城牆。
  • 角巾:古代男子戴的一種有角的頭巾,這裡指詩人自己的頭巾。
  • 華觴(shāng):華麗的酒盃。
  • 幽獨:幽靜孤獨。

繙譯

早早就關上了閑靜的門扉,日落時分,古老的城牆顯得更加深邃。 移動牀榻靠近鞦天的草地,對著月亮聆聽遠処高処傳來的砧杵聲。 戴著清新的露水氣息的角巾,手持華麗的酒盃,在淡淡的夕陽下品味。 不要說我怨恨這漫長的夜晚,其實我內心深処正享受這份幽靜與孤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而深沉的夜晚場景,通過“閑門”、“古垣”、“鞦草”、“高砧”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古樸而幽靜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甯靜與滿足,表達了對幽獨生活的曏往和享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自足。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