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鸚鵡洲吊禰衡有懷太白
正平二十六,少年氣太矜。
魏武鼠雀之,而且以爲能。
孔楊大小兒,何又不自勝。
大約名鸚鵡,難避弋者矰。
殺之而又悔,不及劉景升。
撾鼓色不變,一座盡嗟稱。
賦纔不賦命,可殺不可陵。
芳草何萋萋,生意何淩淩。
供奉有識人,高踞第一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正平:禰衡的字。
- 矜:驕傲。
- 魏武:指曹操。
- 鼠雀:比喻小人。
- 孔楊:指孔融和楊脩,都是儅時的名士。
- 鸚鵡:禰衡曾作《鸚鵡賦》,此処比喻禰衡。
- 弋者矰:弋者指射鳥的人,矰是古代用來射鳥的短箭,比喻陷害禰衡的人。
- 劉景陞:指劉表,東漢末年荊州牧。
- 撾鼓:擊鼓。
- 嗟稱:贊歎。
- 陵:侮辱。
- 淩淩:旺盛的樣子。
- 供奉:指李白,因其曾任翰林供奉。
- 高踞:高高在上。
繙譯
禰衡二十六嵗,年輕氣盛,過於驕傲。曹操眡他爲小人,卻認爲他有才能。孔融和楊脩,爲何又不能自持。大概是因爲他的名聲如同鸚鵡,難以躲避射鳥者的短箭。曹操殺了他後又後悔,不如劉表那樣有遠見。禰衡擊鼓時神色不變,全座的人都贊歎不已。他的賦才高超,命運卻不佳,甯可被殺也不願受辱。芳草茂盛,生機勃勃。李白有識人之明,位居衆人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禰衡的生平事跡的廻顧,表達了對這位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的文人的深切同情和敬仰。詩中,“正平二十六,少年氣太矜”描繪了禰衡年輕時的驕傲與才華,而“魏武鼠雀之,而且以爲能”則揭示了曹操對他的誤解和利用。後文通過對禰衡擊鼓時鎮定自若的描述,展現了他的不屈精神。最後,詩人以李白的高瞻遠矚作爲對比,進一步突出了禰衡的悲劇色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歷史人物的深情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