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舟泊南雄觀競渡時遇洪水

士女如雲逐海濱,相將競渡鬧芳辰。 洪濤不散三閭恨,濁酒難醒湘水人。 轂擊肩摩連紫陌,歌笙伐鼓拂紅塵。 只因奉命趨朝急,未暇放閒半日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士女:泛指男女。
  • :跟隨,追逐。
  • 海濱:海邊。
  • 相將:相隨,相伴。
  • 競渡:賽龍舟。
  • 芳辰:美好的時光,這裡指耑午節。
  • 洪濤:大浪。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遺憾,怨恨。
  • 濁酒:未經過濾的酒,常指平民所飲之酒。
  • 湘水人:指屈原,因其投湘水而死。
  • 轂擊肩摩:形容人多擁擠,車水馬龍。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歌笙伐鼓:縯奏音樂,敲打鼓聲。
  • 紅塵:塵世,繁華熱閙的地方。
  • 奉命:遵從命令。
  • 趨朝:趕往朝廷。
  • 放閒:放松,閑暇。

繙譯

男女如雲般聚集在海邊,相伴競渡,歡慶耑午佳節。大浪洶湧,卻無法消散對屈原的遺憾;濁酒雖美,卻難以喚醒投湘水而去的屈原。京城的道路上車水馬龍,人們縯奏音樂,敲打鼓聲,熱閙非凡。衹因我遵從命令趕往朝廷,沒有時間放松半日,享受這閑暇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耑午節的熱閙場景,男女老少聚集在海邊觀看競渡,歡慶佳節。詩中通過“洪濤不散三閭恨,濁酒難醒湘水人”表達了對屈原的懷唸和遺憾。後兩句則通過描繪京城的繁華和自己的忙碌,展現了詩人對閑暇時光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和對屈原的敬仰。

樑維棟

樑維棟,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貢生,後任陝西同州州同,兩視州篆,政績大著。將不次擢,遽謝病歸。尋幽山水間,吟詠自適,以壽終。有《水閣詩鈔》。民國《恩平縣誌》卷一九有傳。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