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張曲江祖墳蠟燭山

怪石巖峨撼百川,生成蠟燭倚雲煙。 至今風度人猶慕,萬載荒陵咽杜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怪石巖峨:形狀奇特、高聳的岩石。
  • 撼百川:震動或影響衆多河流,形容其威勢之大。
  • 蠟燭:此處指形狀像蠟燭的山峯。
  • 倚雲煙:依靠在雲霧之中,形容山峯高聳入雲。
  • 風度:此處指張曲江的品格和影響。
  • 荒陵:荒廢的陵墓,指張曲江的祖墳。
  • 咽杜鵑:杜鵑鳥的啼叫聲,此處形容杜鵑鳥在荒陵中啼叫,增添淒涼之感。

翻譯

奇特的岩石高聳震撼着百川, 自然形成的蠟燭山峯依靠在雲霧之中。 至今人們仍然仰慕張曲江的風範, 萬年荒廢的陵墓中,杜鵑鳥的啼叫聲迴盪不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曲江祖墳所在地蠟燭山的壯觀景象,通過「怪石巖峨」和「蠟燭倚雲煙」的生動描繪,展現了山峯的雄偉與神祕。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張曲江風範的持久敬仰,以及荒陵中杜鵑啼叫所營造的淒涼氛圍,體現了對歷史人物的深切緬懷與無盡追思。

樑維棟

樑維棟,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貢生,後任陝西同州州同,兩視州篆,政績大著。將不次擢,遽謝病歸。尋幽山水間,吟詠自適,以壽終。有《水閣詩鈔》。民國《恩平縣誌》卷一九有傳。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