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任囂城

· 張詡
我聞南海尉,親拜秦皇命。 如何垂死日,獨速龍川令。 蕭曹豈伊人,驟授侯王柄。 累累百雉城,遺蹟了無證。 惟餘偏伯風,颯颯生五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任囂城:古代城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位於今廣東省境內。
  • 南海尉:指秦朝時期的南海郡尉,負責管理南海郡的軍事和行政事務。
  • 秦皇:秦始皇,秦朝的開國皇帝。
  • 龍川令:龍川縣的縣令,龍川爲古代地名,今屬廣東省。
  • 蕭曹:指蕭何和曹參,兩人均爲西漢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曾輔佐劉邦建立漢朝。
  • 侯王柄:指掌握國家大權的權柄,比喻高官顯爵。
  • 百雉城:古代城牆的一種規模,雉爲古代長度單位,一雉約爲三丈,百雉即三百丈長的城牆。
  • 偏伯:古代對地方諸侯的一種稱呼,這裏指地方的統治者或影響力。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是南北氣候的分界線。

翻譯

我聽說南海的郡尉,曾親自接受秦始皇的命令。 爲何在他臨終之際,卻只匆匆任命了龍川的縣令。 蕭何和曹參並非普通人,他們迅速掌握了國家的權柄。 那座曾經宏偉的百雉城,如今已無任何遺蹟可尋。 只剩下那偏遠諸侯的風範,在五嶺間颯颯作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南海尉和龍川令的對比,以及對蕭何、曹參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累累百雉城,遺蹟了無證」一句,深刻描繪了歷史的滄桑和遺蹟的消逝,而「惟餘偏伯風,颯颯生五嶺」則抒發了對古代諸侯風範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對過往輝煌的追憶和對現實變遷的無奈。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